1. 首页
  2. 教育其他

黄埔区职业技术学校(黄埔区技校)

广州市黄埔区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黄埔区技校”)是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实践基地,也是广州市黄埔区推动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学校以“技能立校、工匠精神”为办学理念,构建了涵盖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领域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特色模式。近年来,学校通过引入德国双元制课程、建设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等举措,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超过60%的学生进入广汽集团、TCL科技、大疆创新等头部企业,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人才支撑。

黄埔区技校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链高度匹配,例如智能装备制造专业群直接服务黄埔区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二是实训设施投入领先,建有粤港澳大湾区首个“5G+工业互联网”实训中心;三是师资队伍“双师型”比例达85%,其中不乏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这些优势使得学校在2023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斩获12项一等奖,位列全省中职学校前三。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68年创办的黄埔机械技工学校,2005年经市政府批准升格为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8年入选教育部“1+X”证书试点单位。当前定位为“湾区智造人才摇篮”,重点服务黄埔区“万亿制造”计划,开设专业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标志性成果
1968-2004技工学校基础建设期获省级重点技工学校资质
2005-2017中职教育转型期创建国家级示范性职校
2018-至今产教融合深化期建成3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化+高层定制”的课程体系,其中智能制造专业群采用AHK德国认证标准,课程模块包含工业4.0基础、数字孪生技术等前沿内容。2023年新增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专业,与商汤科技共建课程资源包,实现“教室-实验室-企业场景”三级递进式教学。

专业大类核心课程合作企业认证证书
智能制造数控多轴加工、工业机器人编程广汽本田、西门子数控车工高级工证
信息技术云计算架构、网络安全防护华为技术、腾讯云HCIA-Cloud认证
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智能网联技术宁德时代、小鹏汽车新能源汽车维修技师证

师资结构与教学创新

通过实施“名师引进计划”和“青年教师双师培养工程”,形成“专家大师+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三维师资矩阵。2023年数据显示,专业课教师中具有企业实践经历占比达92%,其中包括15名来自广汽研究院、广州数控的技术顾问。教学创新方面,开发VR/AR虚拟仿真课程32门,覆盖PLC编程、无人机操控等高风险实训项目。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代表人物
正高级讲师1812%黄志强(全国模范教师)
企业兼职导师4529%李伟明(广汽丰田工艺工程师)
双师型教师9763%王丽华(数控技师/高级讲师)

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学校建立“岗位认知-跟岗实习-顶岗培养”三阶就业服务体系,与广州开发区300余家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2023届毕业生数据显示,本地就业占比81%,平均起薪4820元/月,高于全省中职院校平均水平15%。特别在智能装备维护、工业互联网运维等新兴岗位,毕业生供给量占区域企业招聘需求的43%。

就业指标2023届数据2022届对比区域排名
就业率98.7%+0.8%广州市第2
对口就业率86.4%+3.2%黄埔区第1
升学率12.5%-1.2%保持稳定

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学校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1.2万人次,为广汽本田、粤芯半导体等企业定制员工技能提升方案。牵头组建的“黄埔智能制造职教集团”吸纳成员单位47家,开发X证书标准6项。2023年承接广州市“粤菜师傅”“南粤家政”民生工程培训项目,培训失业人员3200人,助力黄埔区技能人才总量突破58万。

面向未来,黄埔区技校正加快推进“智慧校园3.0”建设,计划投资2.3亿元建设元宇宙实训中心、高精度加工实验室等新型教学空间。随着《黄埔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6)》的实施,学校将进一步深化“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更多“精操作、懂工艺、会创新”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0541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481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