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四川省职业技术学校(四川职技学校)

四川省职业技术学校(简称“四川职技学校”)是西南地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标杆,其办学特色与区域经济发展深度绑定,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鲜明模式。学校以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为核心,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构建了覆盖中职、高职、职业本科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截至2023年,学校开设86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12个,省级重点专业24个,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6%以上。

学校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形成“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双轮驱动模式,与京东方、五粮液等企业联合开发课程标准,实现教学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8%,企业兼职教师年授课量超3000学时。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投入近5亿元打造智能制造、智慧文旅等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平台,设备先进程度位列全省前列。

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四川职技学校在数字化转型中走在前列,建成覆盖教学、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校园系统,开发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库,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10万人次。其“技能+学历+创业”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为区域产业升级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人才,成为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典范。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四川省职业技术学校前身为1956年创建的四川工业技术学校,2001年升格为高职院校,2019年获批职业本科试点单位。学校始终以“服务区域产业需求,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使命,形成“根植四川、辐射西南、面向全国”的办学格局。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办学成果
1956-1999年中专阶段,主攻机械制造、纺织工艺培养技术骨干超2万人
2000-2018年高职阶段,新增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类专业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
2019年至今职教本科试点,开设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专业群入选教育部“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

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四川省“5+1”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数字经济、文旅康养四大专业集群。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结构,基础课程占比40%,专业核心课程占比35%,实践课程占比25%。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合作企业就业方向
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精密加工富士康、东方电气设备工程师、产线管理
电子信息集成电路设计、物联网应用华为、京东方技术支持、系统运维
数字经济大数据与会计、电商运营新希望集团、天府银行财务分析、供应链管理

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工程,要求专业教师每年至少3个月企业实践,同时引进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现有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占比37%,硕士以上学历占比68%,形成“教学名师+技能大师”复合型团队。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企业实践时长
校内专任教师820人75%年均120天
企业兼职教师350人25%项目制参与
双师型教师640人60%-

产教融合实践

学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厂中校”“校中厂”23个,其中与一汽丰田合作的汽车维修实训中心年承接企业员工培训超2000人次。通过“1+X”证书制度,学生可考取工业机器人操作等高端证书,实现技能认证与岗位需求零对接。

  • 与宁德时代共建电池技术产业学院,开发课程12门
  • 联合阿里云建设云计算实训基地,承载省级技能竞赛
  • 为五粮液定制“酿酒工艺”订单班,年输送人才80人

学生发展与社会服务

近三年毕业生升学率稳定在18%左右,主要通过“专升本”通道进入西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2万人次,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金额超3000万元,为脱贫攻坚地区提供电商直播等专项培训。

指标类型202120222023
毕业生就业率95.6%96.2%96.5%
雇主满意度92.3%93.5%94.1%
横向科研经费1800万2300万2700万

面对产业技术迭代加速的挑战,四川职技学校正推进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每年淘汰或改造5-8个传统专业,同步增设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方向。未来三年计划投入1.2亿元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1717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08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