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双辽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双辽卫生职业技术学校)

双辽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双辽卫校”)是吉林省双辽市唯一一所专注于医疗卫生领域人才培养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始建于1985年,前身为双辽市医学职业高中,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现名,并纳入全省中等职业教育统一招生计划。作为区域基层医疗人才的重要供给基地,该校以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为核心,累计培养逾万名毕业生,其中80%以上进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工作。

学校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设有基础医学实训中心、护理实训楼、模拟病房等教学设施。现有教职工112人,其中专任教师89人,副高级以上职称占比3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0%。近年来,学校通过与吉林大学医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3+2”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逐步形成“立足双辽、辐射辽北”的办学特色。然而,受限于区域经济水平与生源质量,其在专业建设深度、科研能力等方面仍与省内头部卫生类职校存在差距。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双辽卫校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 初创期(1985-2005年):依托双辽市卫生进修学校基础,开设护士培训、赤脚医生进修等短期课程,逐步获得普通中专招生资格。
  • 规范期(2006-2015年):通过省级标准化职业院校验收,增设药学、康复技术专业,形成“护理为主、多专业协同”格局。
  • 转型期(2016年至今):推进产教融合,与双辽市中心医院共建临床教学基地,试点“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发展阶段 关键事件 办学规模
初创期(1985-2005) 获准举办全日制普通中专教育 年均招生200人
规范期(2006-2015) 通过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评估 在校生突破1500人
转型期(2016-) 启动“1+X”证书试点(老年照护、母婴护理) 新增企业订单班6个

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设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技术4个主体专业,构建“公共基础+专业核心+岗位技能”三级课程体系。其中护理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课程设置覆盖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等12门核心课程,实践课时占比达55%。药学专业侧重药品调剂、药物制剂等技能培养,与本地药企合作开发《医药商品储运实务》等校本教材。

专业名称 核心课程 职业资格证书 对口升学率
护理 基础护理技术、健康评估、急救护理学 护士执业资格证 92%
药学 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 药师从业资格证 85%
医学检验技术 临床检验基础、生化检验技术、微生物检验 医学检验技士证 78%

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内培外引”优化师资队伍。现有全国职业教育名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8人,聘请行业专家23人担任兼职教师。实训中心配备心肺复苏模拟人、静脉穿刺模型等设备价值860万元,建成数字化解剖实验室、虚拟仿真护理实训室,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类别 数量 占比 生均资源
专任教师学历结构 硕士及以上22人 24.7% -
高级职称教师 31人 34.8% 1:15
实训工位 护理床位60张 - 1:8

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学校构建“技能竞赛+双创教育+定向就业”三位一体培养体系。近五年获省级护理技能大赛奖项17项,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65%,主要输送至双辽市中心医院、王奔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与修正药业、国药控股双辽分公司签订“订单培养”协议,设立“药品生产班”“医疗器械营销班”。2022年创业率提升至5.3%,较五年前增长2.8个百分点。

挑战与区域影响

面对人口外流导致的生源萎缩压力,学校通过“职业教育活动周”开放体验、增设老年护理方向等方式拓宽招生渠道。在吉林省中部城市卫生类职校中,其护理专业实训条件位列前三位,但药学专业建设滞后于四平、辽源同类院校。未来拟申报“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新专业,并计划与华为合作开发医疗信息化课程模块。

作为县域基层医疗人才的培养主体,双辽卫校在稳定区域卫生健康队伍、推动医养结合产业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其“扎根地方、服务基层”的办学路径,为东北地区同类学校提供了“小城市大作为”的实践样本。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3038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84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