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西安市的技术学校(西安市技术学校)

西安市技术学校作为西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标杆,自1958年建校以来,始终以“技术立校、技能强企”为核心理念,构建了覆盖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领域的三大专业集群。学校依托西安“硬科技之都”的产业优势,与三星、陕鼓集团等40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校中厂+厂中校”的双向育人模式。近年来,通过引入德国双元制课程体系和智能实训平台,该校在数控加工、工业机器人编程等专业领域实现教学标准与国际接轨,毕业生平均薪资较省内同类院校高出15%。截至2023年,学校累计为装备制造业输送技术骨干3.2万人,获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陕西省高水平高职学校”等称号,成为西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引擎。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西安市技术学校前身为第一机械工业部直属技工学校,1999年划转地方管理后开启扩招转型,2018年入选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高本贯通培养试点”。学校现占地620亩,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智能控制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形成“中等职业教育—高职专科—职业本科”贯通式培养体系。其办学定位聚焦“服务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重点对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六大支柱产业,构建“专业群+产业学院”的动态调整机制。

时间节点 重大变革 在校生规模 校企合作企业数
1958-1998年 部委直属技工学校阶段 800-1200人 20余家央企
1999-2015年 地方管理与高职转型 3500-5000人 120家本地企业
2016年至今 职教本科试点与智能化升级 8700+人 436家(含32家世界500强)

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金字塔型”专业结构,顶端设立智能装备制造、工业互联网等前沿专业,中层布局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等传统优势专业,基础层保留建筑工程、会计事务等通用专业。核心课程采用“三阶递进”模式:第1学期夯实理论基础,第2-3学期开展项目化实训,第4学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与西门子共建的“数字化双胞胎实验室”,可模拟复杂工业场景,使学生在校内即可完成从PLC编程到MES系统调试的全流程训练。

专业大类 代表专业 实训室配置 毕业生对口就业率
智能制造 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 ABB机器人工作站、3D打印中心 97.2%
信息技术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华为ICT学院、云计算实训平台 95.5%
现代服务 跨境电商运营 亚马逊实训营、VR客服模拟系统 89.3%

师资结构与教学创新

学校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要求专业教师每五年完成6个月企业实践。目前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8%,拥有“全国技术能手”12人、省级教学名师17人。在教学模式上,首创“三导师制”:企业工程师担任实践导师,高校教授担任学术导师,创业校友担任职业规划导师。例如数控专业学生除在校学习外,还需定期赴秦川机床厂参与真实生产项目,由企业技师现场指导刀具选型与工艺优化。

师资类型 人数 企业实践经历 代表性成果
理论教学团队 216人 年均45天 开发12门省级精品课程
实训指导团队 89人 持有高级技师证92% 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金奖8项
企业兼职教师 156人 来自行业领军企业 联合开发42个实训项目

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学校构建“技能证书+学历证书”双证体系,毕业生持证率达100%,其中23%获得CAD机械设计、工业机器人操作等国际认证。就业方面,学校与比亚迪、法士特等企业建立“订单班”,实行“招生即招工”培养模式。2023届毕业生中,82%进入制造业,14%投身数字经济领域,4%自主创业。典型就业案例包括:数控专业张某某入职中航西飞后,三年内成长为高级技师;物联网专业李某某参与港珠澳大桥沉管安装智能化项目,获评“全国优秀实习生”。

毕业去向 比例 典型企业 平均起薪(元/月)
直接就业 86% 三星(中国)、中车永济 6200-8500
专升本升学 11% 西安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 -
参军入伍 2.5% 火箭军某基地、空军地勤 7200+津贴
自主创业 0.5% 智能制造领域初创企业 初期营收10-50万/年

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西安市技术学校已形成“教学链—人才链—产业链”紧密衔接的生态体系。未来,随着“双高计划”的推进,学校计划投资2.3亿元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实训中心,并与华为共建“鸿蒙+工业互联网”创新实验室,力争在数字技术人才培养领域实现新突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5347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48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