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工商业职技学院都江堰校区(四川工商职院都江堰)

四川工商业职技学院都江堰校区(四川工商职院都江堰)

四川工商业职技学院都江堰校区是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地独特区位优势建设的高等职业教育基地。校区位于都江堰市灌温路的核心区域,占地面积约45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拥有“一核两翼”的功能布局:以智能制造实训中心为核心,向东延伸至产教融合园区,向西拓展至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校区现有在校生规模达6800人,开设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等23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覆盖率达35%。

四	川工商业职技学院都江堰校区

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联盟的重要节点,该校区构建了“校-企-政-研”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体系。通过引入都江堰经济开发区的12家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形成“车间即课堂、师傅即导师”的实践教学模式。数据显示,2023年毕业生留川就业率达78.6%,其中在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就业占比超过60%。校区配备价值1.2亿元的教学设备,建有智能工厂模拟实训中心、VR文旅体验实验室等特色场所,其“灾后重建技术应用”专业群更成为西南地区同类院校中的特色标杆。

一、地理区位与交通网络

都江堰校区地处成都平原西北部,距离成都市区仅57公里,依托成灌高速、都汶高速及成灌快铁形成立体交通网络。校区半径10公里范围内覆盖都江堰景区、青城山旅游经济开发区等产业聚集区,为文旅类专业提供天然实训场景。

交通方式耗时(分钟)接驳频率覆盖范围
成灌高铁3015分钟/班成都犀浦站-都江堰站
成灌高速45全天候通行成都市区-都江堰市区
市内公交15-358-15分钟/班校区-景区/商圈

二、专业布局与产教融合

校区构建“3+3+2”专业体系,重点打造智能制造、现代服务、数字商贸三大专业集群。通过“厂中校”“校中厂”模式,与京东西南物流园共建智慧仓储实训基地,与都江堰旅游集团合作开发非遗传承课程模块。

专业大类核心专业合作企业实训基地类型
智能制造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智能工厂模拟中心
现代服务酒店管理、烹饪工艺希尔顿酒店集团教学酒店综合体
数字商贸直播电商、跨境贸易亚马逊云科技跨境电商实训舱

三、师资结构与发展路径

校区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通过“企业工程师进校+骨干教师驻企”的轮岗机制优化师资结构。现有专任教师中,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比例达82%,高级职称占比37%,较五年前提升15个百分点。

师资类别人数占比专项能力
教授/副教授8528%纵向课题研发
企业兼职导师12036%现场技术指导
双师型教师15547%理实一体化教学

四、教学设施与信息化建设

校区投入2.3亿元建设数字化校园,建成万兆主干光纤网络和物联网感知系统。实训设备新度系数保持在0.75以上,其中智能焊接工作站、三维逆向工程实验室等设备达到工业4.0标准。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91.7%,专业对口率83.4%。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为川渝地区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5000人。2023年雇主满意度调查显示,96.8%的企业认可毕业生职业素养。

六、社会服务与技术应用

校区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承接都江堰市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23项。其“古建筑修复技术研发中心”参与都江堰水利工程智慧监测系统建设,相关成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七、校园文化与育人特色

构建“水文化+职教精神”融合的育人体系,将都江堰治水哲学融入课程思政。每年举办“李冰工匠文化节”,开展传统技艺展演、创新作品竞赛等特色活动,形成“匠心传承+创新创造”的文化生态。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机遇

面对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升级需求,校区需突破高端实训设备更新滞后、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等瓶颈。未来将重点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学院,深化与华为(成都)鲲鹏生态的创新合作,力争三年内建成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四川工商业职技学院都江堰校区通过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了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生态系统。其“专业群+产业链”的共生模式,不仅提升了人才培养效能,更为地方经济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的推进,校区在数字化转型、跨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仍具较大潜力,需持续强化政行企校多方协同机制,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耦合。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