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眉山校区鸟瞰(川城职院眉山航拍)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眉山校区鸟瞰(川城职院眉山航拍)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眉山校区的鸟瞰视角展现了一座融合山水生态与现代教育理念的综合性校园。校区依山势而建,水系蜿蜒贯穿,建筑群错落有致地分布于坡地之上,形成“山水校园”的独特格局。通过无人机航拍视角可清晰观察到,校区以中央景观湖为核心,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呈组团式布局,各功能区通过连廊与步行道无缝衔接。校区内绿化覆盖率高,建筑外立面采用浅灰色与木色搭配,既呼应自然环境,又体现现代简约风格。交通流线设计上,主干道环状分布,实现人车分流,地下停车场与地面绿化巧妙结合。整体规划注重空间层次与功能复合性,例如图书馆顶层观景平台与周边山体景观形成视觉互动,学生公寓区配备共享休闲空间。校区还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能源管理与安防监控,彰显“智慧校园”特色。

四	川城市职业学院眉山校区鸟瞰

一、地理区位与规划布局

眉山校区位于岷江东岸丘陵地带,占地总面积1280亩,海拔落差约45米。校区采用“一核两轴多组团”布局,以中央水景广场为视觉中心,南北向教学轴线与东西向生活轴线交叉延伸。

规划要素数据描述设计特点
校区面积1280亩(含水域120亩)依山就势,保留原生地形
建筑密度18.6%低密度开发,优先保障绿化
绿地率42.3%多层次植被覆盖,乔木占比65%

二、建筑群落空间特征

校区建筑呈现阶梯式分布特征,教学核心区海拔165-180米,生活区位于150-160米区间。主体建筑层数控制在5-7层,平均层高3.9米,屋顶均采用退台设计。

建筑类型数量总面积单体特征
教学楼8栋68,000㎡围合式布局,中庭采光
实训楼5栋42,000㎡设备层下沉式设计
学生公寓12栋144,000㎡单元式组合,共享客厅

三、交通组织与流线设计

校区设置3个主要车行出入口,内部道路宽度9-12米,环形主路串联各功能区。人行系统通过12条架空连廊形成无雨步行网络,连廊总长度达3.2公里。

交通要素数据指标技术措施
停车位3200个(含地下1800个)智能引导系统
充电桩860个光伏充电一体化
货运通道专用通道2条定时开放管理

四、景观生态系统构建

校区保留原生树种136种,新植乔木2800株,构建“三带五园”景观体系。水系总长度4.2公里,设置6处人工湿地净化节点。

生态指标数值实施效果
透水铺装率82%减少地表径流
雨水花园12处年均蓄水1.8万m³
生物多样性鸟类32种较建设前提升40%

五、功能分区协同机制

教学区与实训区直线距离不超过300米,生活配套服务半径控制在500米范围内。设置3个二级服务中心,配置便利店、打印室等设施。

功能距离时间成本服务能力
宿舍-教室步行≤5分钟容纳12000学生
食堂-宿舍步行≤2分钟分层供餐模式
图书馆-宿舍步行≤8分钟24小时阅览区

六、智慧校园基础设施

校区部署物联网终端设备3800个,实现能耗实时监测。教室智能化覆盖率100%,配置人脸识别门禁系统128套。

智能系统覆盖范围技术参数
安防监控全域无盲区4K超高清摄像头
教室交互屏160间教室85寸触控显示
能源管理公共区域节能率达35%

七、空间利用效率分析

通过BIM技术优化建筑排布,实现容积率0.85,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率达60%。设置复合功能空间28处,如体育馆内集成篮球馆、游泳馆、健身中心三重功能。

空间指标数值对比优势
生均面积38.6㎡高于国标25%
地下埋深-6.8米增加防护性能
层高利用5.2-7.8米适应实训设备

八、可持续发展规划

校区预留300亩扩展用地,规划建设零碳能源中心。现有建筑均按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建造,屋顶光伏装机容量1.2MW。

可持续措施实施进度预期效益
中水回用系统已建成投用节水率40%
光储直柔系统2025年试点削峰填谷效率提升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92%减少填埋量1.5万m³

通过多维度的空间规划与功能整合,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眉山校区构建了集教学、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化校园体系。其设计充分考量地形特征与师生需求,在有限的建设用地内创造出高效的空间价值。智能化设施与生态技术的融合应用,使校区具备良好的发展弹性,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创新样本。未来随着二期工程的推进,校区将进一步强化产教融合功能,形成更具特色的职业教育空间载体。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