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攀枝花经贸学院(攀枝花经贸)

攀枝花经贸学院(攀枝花经贸)

攀枝花经贸学院是四川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川滇交界的钒钛之都攀枝花市。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工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形成“产教融合、应用为本”的办学特色。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在钒钛资源开发、现代农业、智慧物流等领域构建特色专业群。现有在校生规模约1.2万人,教职工8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达40%。近年来,学院通过“校政企”三方联动机制,与攀钢集团、京东物流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2%以上,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复合型人才。

攀	枝花经贸学院

一、学科专业布局与特色

学院构建“新商科+新工科”双轮驱动模式,重点打造现代服务业、智能制造、数字经济三大专业集群。

专业类别省级一流专业校级特色专业新增交叉专业
管理学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2022年新增)
工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采矿技术(2023年新增)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大数据与会计(2021年新增)

通过对比可见,近三年新增专业均聚焦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升级需求,智能采矿技术等专业填补区域人才空白。

二、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职称结构博士占比双师型教师年龄分布
教授18%、副教授32%35%(含在读)68%45岁以下占76%

相较于同类院校,学院双师型教师比例高出12个百分点,但高级职称占比偏低,青年教师培养压力显著。

三、科研创新能力对比

指标202020222023
纵向课题立项58项82项105项
横向课题经费320万元680万元950万元
专利授权量14项26项41项

科研数据呈现阶梯式增长,横向课题经费三年增幅达197%,但在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量上仍落后于成渝同类院校。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院推行“3+1”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与17家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施“学历证书+X职业技能认证”制度,近三年获取ACCA、PMP等国际认证的学生达367人次。建立“攀西乡村振兴实验班”,采用“项目制+导师制”培养模式,学生参与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作品较五年前增长4倍。

五、就业质量跟踪分析

年份就业率专业对口率留省就业比例
201991.2%78.5%63.2%
202293.7%84.1%58.6%
202392.8%86.3%61.5%

数据显示就业质量稳步提升,但2023年受经济环境影响,留省就业比例出现波动,制造业岗位吸引力下降12个百分点。

六、国际化办学进展

学院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泰国清迈大学等12所海外高校建立合作,年均交换生规模达80人。开设“中德智能制造”双语实验班,引进IHK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境外师资占比提升至15%,但留学生规模仍不足在校生总数1%,国际化指数低于区域平均水平。

七、智慧校园建设成效

建设项目覆盖率使用频次
5G+WiFi6网络100%日均1.2万次接入
虚拟仿真实验室8个专业覆盖年访问量15万次
数字教学平台92%课程接入周活跃用户8500+

信息化投入三年累计超1.2亿元,但智慧教室使用率仅为68%,师生数字素养提升仍需加强。

八、社会服务贡献度

学院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2万人次,承担攀枝花市70%的继续教育任务。组建“钒钛产业研究院”,为12家企业提供技术改造方案,近三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6亿元。但人文社科类智库成果转化率不足15%,服务政府决策的能力有待提升。

攀枝花经贸学院在应用型转型道路上取得显著成效,其“扎根攀西、服务冶金”的办学定位有效支撑了区域产业发展。然而,在高层次人才引育、科研核心竞争力培育、国际化水平提升等方面仍需突破。未来需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创新,优化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体系,强化数字赋能的教育治理能力,方能实现从区域性应用型高校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跨越发展。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