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四川技术学校

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专升本学校(南充文旅职院专升本)

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作为四川省内唯一以“文化旅游”命名的高职院校,其专升本教育体系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与区域定位。学院依托川东北文旅产业资源优势,构建了以文化创意、旅游管理、艺术表演为核心的专业群,近三年专升本平均录取率达18.7%,高于全省高职院校平均水平。在政策支持方面,学院与西华师范大学、四川旅游学院等本科院校建立对口升学通道,重点扶持非遗传承、智慧文旅等特色专业。然而,受限于办学历史较短(2020年获批)、师资结构待优化等问题,其在优质生源吸引力、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南	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专升本学校

一、政策支持与升学通道

南充文旅学院专升本工作受《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及《关于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双重政策驱动。学院与6所本科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其中:

合作院校对接专业升学模式
西华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管理、旅游管理统招专升本+学分互认
四川旅游学院酒店管理、导游技能大赛保送+统考
成都体育学院舞蹈表演、健身指导单列计划招生

政策特别规定:非遗技艺类专业升学可享受文化课降分10%优惠,近三年累计惠及学生127人。

二、专业匹配度分析

学院现有28个专科专业中,19个专业实现专升本精准对接,但存在结构性矛盾:

专业大类对接本科专业数2023年录取率
文化艺术类8个24.3%
旅游管理类6个16.8%
教育类3个9.2%

数据显示,数字媒体技术等新兴专业因本科院校布点不足,对口升学率低于传统文旅类专业15个百分点。

三、核心竞争指标对比

选取川内三所同类院校进行关键数据横向对比:

指标南充文旅学院四川文化产业学院重庆艺术工程职院
专升本计划占比12.6%18.9%15.4%
竞赛保送比例3.2%5.1%4.8%
重点本科升学率8.7%12.3%10.5%

数据表明,学院在优质本科资源获取能力上较川内头部院校存在明显差距,但竞赛保送制度实施效果优于重庆同类院校。

四、教学资源配置

学院构建“双师型”教师梯队,现有专升本导师团队中:

  • 教授占比:28%(含外聘行业专家)
  • 企业实践经历教师:63%
  • 硕士以上学历:91%

实训条件方面,投入1.2亿元建设虚拟仿真文旅实验室,开发VR景区导览等实训项目,但生均教学设备值(8500元)仍低于省级示范校标准。

五、学生升学路径选择

根据2023届毕业生调研,升学去向呈现多元化特征:

升学类型比例典型目标院校
普通统招专升本68%西华师大、四川旅游学院
自考本科22%电子科大、西南交大
专本贯通培养10%省文旅厅定向班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自考本科的学生中,73%来自非对口专业,反映专业匹配度不足导致的被动选择。

六、区域经济适配性

学院专升本专业设置与川东北文旅产业需求契合度达82%,重点服务领域包括:

  • 阆中古城、剑门关等5A景区人才输送
  • 川剧、竹编等非遗技艺传承
  • 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建设

但高端文旅策划、数字文旅技术等新兴领域人才培养滞后,2023届专升本毕业生中仅14%进入智慧景区管理岗位。

七、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学院实施“三维质量监控”机制:

  1. 建立专升本课程认证中心,开发12门标准化衔接课程
  2. 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升学竞争力评估,年均改进教学点23项
  3. 实行“升学导师制”,师生比达1:8的行业领先水平

但质量年报显示,英语、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合格率较全省均值低7-10个百分点。

八、发展趋势预测

结合《南充市文旅强市规划(2024-2026)》,学院专升本教育将呈现三大趋势:

发展维度具体举措预期目标
数字化升级建设元宇宙文旅实训平台2025年前完成3个虚拟仿真实训室
产教融合深化与华侨城等企业共建订单班实现定制化人才培养占比超40%
国际化拓展开设“一带一路”文旅双语课程年输送境外升学学生突破50人

未来三年计划新增老年康养、研学旅行等3个专升本对应专业,着力解决当前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的时间差问题。

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在专升本教育领域已形成“政校行企”四方协同的育人体系,其“非遗+学历”培养模式具有不可替代性。但需警惕专业同质化、生源质量波动等风险,建议通过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基础文理学科建设等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学院有望成为西部文旅职业教育的重要枢纽。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school/34088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4.2461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