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四川技术学校

广安卫校夏维全(广安卫校夏维全)

广安卫校夏维全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实践者,其职业生涯展现了职业教育管理者在区域卫生人才培养中的多重角色。自2010年担任校长以来,夏维全通过推进产教融合、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师资建设等举措,使学校从区域性卫生学校逐步发展为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其主导的"校院协同育人"模式有效缩短了毕业生岗位适应周期,据校方统计,近五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在基础设施方面,夏维全任期内推动建成模拟医院实训中心,设备总值较任职前增长3.8倍。但其改革过程中也面临传统教学观念冲突、校企合作深度不足等挑战,尤其在数字化转型阶段,如何平衡资源投入与教学实效成为关键课题。

广	安卫校夏维全

一、教育背景与职业履历

夏维全1978年生于四川广安,1997年毕业于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后于重庆医科大学获公共卫生硕士学位。2005-2010年历任广安市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副院长,2010年起出任广安卫校校长,2018年当选四川省卫生职业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其职业经历呈现"临床-管理-教育"的递进路径,医学专业背景与医院管理经验为其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实践视角。

时间阶段职务变迁核心工作领域
1997-2005川北医学院本科毕业基层医疗实践
2005-2010广安市人民医院管理层医教协同机制建设
2010-至今广安卫校校长职业教育体系改革

二、教学体系改革实践

夏维全主导构建"岗课赛证"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标准融入日常教学。通过引入OSCE(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系统,学生技能考核通过率从68%提升至89%。2019年推行"1.5+1.5"分段式培养模式,即1.5年基础学习+1.5年医院跟岗学习,该模式在2022级护理专业试点中,学生临床操作熟练度较往届提升40%。

改革措施实施时间成效指标
OSCE考核体系2017年技能考核通过率提升21%
分段式培养2019年临床操作熟练度+40%
虚拟仿真实训2021年高危操作训练覆盖率100%

三、产教融合创新模式

通过与广安市4家三甲医院共建"教学医院联合体",实现师资共享、设备共用。牵头组建"成渝双城卫生职教联盟",联合32家医疗机构开发《重症护理》《智慧养老》等6门特色课程。2022年推动校企共建"康养产业学院",当年即为行业输送老年护理专业人才237名。

合作项目参与机构年度成果
教学医院联合体广安市人民医院等4家双师型教师增加120%
职教联盟建设川渝32家单位开发特色课程6门
产业学院运营民营康养集团定向培养人才237人

四、师资队伍建设成效

实施"名师培育工程",选拔骨干教师赴日德进修,累计培养省级名师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8人。建立"企业导师库",聘请医疗行业专家42人参与实践教学。2023年教师团队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实现该校历史性突破。

五、基础设施升级路径

任职期间累计投入1.2亿元建设资金,新建解剖实训室、模拟ICU等专业化场所。2020年建成覆盖全校的5G智慧校园网络,开发虚拟静脉穿刺训练系统,使单个学生实训成本降低65%。当前生均教学设备值达1.8万元,达到省级同类院校先进水平。

六、社会服务能力拓展

依托学校资源开展"健康广安"专项行动,年培训基层医护人员超3000人次。2018年起承担非洲留学生护理培训项目,累计培养来自12个国家的156名专业人才。新冠疫情期间组织师生参与核酸检测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12万小时。

七、现存挑战与争议

  • 数字化转型中存在教学资源重复建设问题,校本MOOC平台使用率不足40%
  • 县域生源质量波动明显,2020-2022年新生高考平均分下降12.3%
  • 校企合作存在"校热企冷"现象,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深度未达预期

八、未来发展策略研判

建议强化"大健康"专业群建设,增设康复治疗技术、智慧养老等新兴专业。深化与医药企业的"订单式"培养,探索专利成果转化机制。需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区域疾病谱变化优化课程设置。在数字化方面应加强虚拟现实技术的场景化应用,而非简单替代传统实训。

夏维全的教育实践深刻印证了产教融合在卫生职业教育中的核心价值。其推动的系列改革既体现了职业教育类型化转型的时代要求,也暴露出区域职教发展的深层矛盾。未来需在保持现有改革定力的基础上,重点破解校企合作制度性障碍,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质量保障体系。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school/32282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224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