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三台县职业技术学院(川三台职院)

四川省三台县职业技术学院(川三台职院)

四川省三台县职业技术学院是位于绵阳市三台县的一所综合性职业院校,依托县域经济特点和产业需求,形成了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商贸服务为核心的专业体系。学院秉承“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与当地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通过“订单班”“实训基地共建”等模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近年来,学院在职业技能竞赛、毕业生就业率等指标上表现突出,尤其在服务乡村振兴和县域产业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受限于区域经济水平和资源投入,其在高端技术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四	川省三台县职业技术学院

一、办学定位与核心优势

学院以“立足三台、辐射川北”为定位,聚焦县域主导产业(如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设置专业。核心优势包括:

  • 政策支持:作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获地方政府专项财政拨款及产教融合项目倾斜。
  • 区位资源:毗邻三台农业科技园区和工业集中区,便于开展校企协同育人。
  • 文化传承:开设非遗技艺(如梓潼年画、三台竹编)相关课程,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化。
核心指标 数据详情
重点专业覆盖率 现代农业技术、机电一体化等8个专业入选省级重点建设名单
校企合作企业数量 与47家本地企业签订协议,其中规上企业占比65%
毕业生县域就业率 近3年平均达72%,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院现有32个高职专业,覆盖农林牧渔、装备制造、财经商贸等领域。课程体系采用“基础+专项+拓展”三级架构,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教学。例如,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开设《智慧农业物联网》《农产品电商运营》等课程,与本地合作社联合开发实训项目。

专业类别 代表专业 核心课程
现代农业 园艺技术、畜牧兽医 植物组织培养、畜禽疫病防控
智能制造 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 CAD/CAM应用、自动化生产线调试
信息技术 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 财务大数据分析、直播电商运营

三、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5年累计企业实践不少于6个月。现有教职工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占比达68%,副高级以上职称占32%。同时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导师,如邀请某农机公司工程师参与农机维修课程教学。

师资类型 人数 占比
专任教师 289人 76%
企业兼职教师 112人 28%
高级职称教师 97人 25%

四、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三级递进”实训体系:

  1. 基础技能训练:校内实训室完成单项技能考核
  2. 综合项目实训:跨专业协作完成企业模拟项目
  3. 顶岗实习:在合作企业进行6-12个月岗位实践

例如,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需在校内完成发动机拆装后,再到合作4S店参与实际故障诊断。

五、产教融合模式

形成“四共”合作机制:

  • 共定方案: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标准
  • 共建平台:与京东、新希望六和等共建产业学院
  • 共育人才:“现代学徒制”试点覆盖12个专业
  • 共享资源:企业提供设备价值超3000万元

典型案例:与某智能家居企业合作开发“全屋定制”课程模块,学生参与真实订单设计。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

毕业生就业呈现“两高三多”特征:

  • 高对口率:78%从事专业相关工作
  • 高留川率:89%在省内就业
  • 多渠道升学:专升本录取率年均增长15%
  • 多领域覆盖:除传统行业外,新增新能源、养老护理等岗位
  • 多形式就业:包含自主创业(年均50+)、基层服务项目等

七、社会服务能力

学院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1.2万人次,涵盖:

  •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设无人机植保、电商直播等课程
  • 企业员工技能提升:为本地机械加工企业定制数控编程培训
  • 社区教育:开展老年智能设备使用、家政服务等公益课程

横向科研项目经费近三年累计达480万元,助力3项县域农业技术改造。

八、发展挑战与对策

当前面临三大瓶颈:

挑战类型 具体表现 应对措施
高端人才引进难 博士及以上教师仅占3% 启动“候鸟专家”计划,柔性引进企业高管授课
实训设备更新滞后 部分专业设备服役超10年 设立设备更新基金,争取企业捐赠新型产线
科研转化效率低 专利成果转化率不足15% 成立技术转移中心,对接县域中小微企业需求

未来规划聚焦“数字校园”建设,拟投入800万元升级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同时深化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院校的协同发展,探索跨区域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持续优化专业布局、强化产教联动,力争成为川北地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高地。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