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四川技术学校

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系(南充文旅职院旅管系)

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系作为川东北地区文旅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依托南充"三国文化之源、红色文化重镇、生态文化宝库"的独特资源优势,构建了"文化+旅游+科技"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该系现开设旅游管理、导游、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等核心专业,形成"非遗传承、红色教育、生态旅游"三大特色方向。通过校地共建嘉陵江流域文旅产业学院、川北皮影数字传承中心等平台,实现教学实践与地方文旅产业链的深度耦合。师资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8%,与阆中古城、朱德故里等4A级景区建立常态化实训机制,近三年毕业生本地就业率持续保持在72%以上,为区域文旅产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1200人。

南	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系

一、专业布局与产业适配性分析

旅游系紧扣成渝双城经济圈文旅产业需求,构建"1+3+N"专业集群。其中"1"为旅游管理主干专业,"3"对应研学旅行、智慧景区运营、非遗技艺传承三个方向,"N"涵盖定制旅游、康养旅游等新兴领域。

专业方向核心课程职业认证对口产业
研学旅行管理研学课程设计、文化遗产解说研学导师资格证川东北研学基地群
智慧景区运营VR场景建模、大数据客流分析文旅数据分析师5G+智慧旅游项目
非遗传承蜀绣工艺、川北灯戏创编非遗传承人证书文化创意产业园

二、课程体系创新实践

构建"基础平台+模块化课程+项目实战"三级课程体系,开发《三国文化研学路线设计》等6门特色校本课程。推行"1+X"证书制度,将川北皮影、保宁醋酿造等非遗技艺纳入选修模块。

课程类型代表性课程产业对接项目技能覆盖率
文化基础课巴蜀文化概论川东北民俗调查85%
技术技能课景区数字化管理閬中古城智慧导览系统92%
创新创业课文旅项目策划大学生文创市集78%

三、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行业导师驻校计划",聘请阆中古城管委会高级导游、张飞牛肉非遗传承人等23位产业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学分制,要求每年完成不少于40天行业研修。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代表人物行业经历
企业导师35%李XX(川北皮影大师)40年演艺经验
海归教师18%王XX(瑞士酒店管理硕士)洲际酒店集团工作经历
本土专家47%张XX(省级非遗评审员)15年文化馆工作经验

四、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打造"三阶递进"实践模式:一年级认知实习(南充周边景区)、二年级跟岗实训(节假日高峰支援)、三年级顶岗实习(跨省轮岗)。建设虚拟仿真导游实训室,开发《张飞庙全息讲解》等12个VR实训项目。

实践类型合作单位岗位覆盖考核标准
景区服务升钟湖旅游景区讲解员、票务管理日均接待量300+人次
会展策划南充国际文旅博览会活动执行、展位设计独立完成3个以上展项
遗产保护川北灯戏保护中心剧目复排、道具制作掌握2种传统技艺

五、产教融合协同机制

与南充市文旅局共建"嘉陵江文旅产业学院",联合开发《川东北红色旅游线路设计》等行业标准。牵头成立"成渝文旅职教联盟",实现师资共享、教材共编、基地共建。

  • 校企共建订单班:与世纪明德研学机构联合培养"研学导师",年输送量达150人
  • 技术服务平台:为南充文旅大数据中心提供舆情监测服务,年处理数据12万条
  • 非遗传承基地:设立川北凉粉制作工坊,年培训学员超600人次

六、创新创业教育成效

构建"创客空间-孵化基地-产业园区"三级培育体系,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双创奖项27项。典型项目如"蜀绘"文创工作室,将三国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生活用品设计,年销售额突破80万元。

项目类型代表案例商业模式社会效益
文化创意"张飞牛肉"伴手礼开发电商+景区直营带动农户32家
乡村旅游西充有机农场研学基地会员制+体验经济年接待学生2万人次
数字文旅"云游三国"AR导览APP付费下载+广告分成覆盖川内10个景区

七、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年均开展行业培训超4000人次,为仪陇县乡村振兴局定制"农家乐提质增效"培训方案。承接南充市文旅资源普查项目,完成132处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建档。

  • 技术扶贫:在营山县建立"民宿管家"培训基地,累计培训贫困人口186人
  • 标准制定:参与《川东北红色旅游服务规范》地方标准编制
  • 国际交流:承办"一带一路"国际青少年研学交流活动,接待外宾120人次

八、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南	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系

构建"三维评价"质量监控体系:学生层面实施"1+X"技能矩阵考核,教师层面建立企业满意度评分机制,专业层面引入第三方麦可思数据评估。近三年毕业生核心技能达标率从82%提升至95%。

评价维度关键指标2022年数据2023年数据
用人单位满意度工作适应性86.5%92.3%
家长认可度就业质量感知78.4%89.1%
学生获得感实践教学满意度81.2%93.7%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school/32492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60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