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梓潼县第一高级职业中学校(以下简称“梓潼职中”)作为四川省绵阳市县域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实用人才”为办学宗旨,形成了鲜明的产教融合特色。学校始建于1983年,历经多次扩建与改革,现已发展成为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指导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学校。校园占地12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开设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6大专业群,在校生规模达3200人。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岗课融通”教学模式,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对口升学率提升至75%,成为川北地区职业教育改革的标杆院校。
一、学校概况与基础设施
梓潼职中地处川陕交界的交通枢纽区域,现有教职工187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2%。校园内建有标准化实训楼3栋,配备工业机器人、3D打印、电子商务等实训室28间,设备总值超4000万元。
类别 | 数量 | 覆盖专业 |
---|---|---|
校内实训基地 | 12个 | 现代农业、机械加工 |
企业共建实训室 | 8个 | 电子技术、汽车维修 |
省级示范性实训中心 | 2个 | 信息技术、智能制造 |
学校与京东、长虹等企业共建“厂中校”,实现“教室-车间”一体化教学,近三年累计投入2300万元用于实训设备升级,形成“教学链-产业链”无缝对接的培养体系。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围绕“农业强县、工业补链”战略定位,动态调整专业布局。2023年招生数据显示,现代农业技术、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等专业报考人数同比增长25%。
专业群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
现代农业 | 无土栽培技术、智能农机操作 | 新型职业农民证 |
智能制造 | PLC编程、工业机器人运维 | 电工高级证 |
信息技术 | 网络安全、大数据基础 | 计算机操作员四级 |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拓展包”架构,推行“1+X”证书制度,学生人均持证2.3本,其中无人机操控、电商运营等新兴技能证书通过率达89%。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创新
通过“校企双聘”机制,组建由企业技术骨干与学校教师混编的教学团队。2023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数据显示,该校获奖作品数量居全市前三。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
正高级职称教师 | 15 | 8.0% |
企业兼职导师 | 42 | 22.5% |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 | 38 | 20.3% |
创新实施“四阶递进”培养模式:第1学期夯实基础技能,第2学期开展项目化教学,第3学期进入企业跟岗实习,第4学期完成毕业设计与顶岗实践。该模式使岗位适应周期缩短至15天。
四、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学校构建“升学有通道、就业有优势”的多元发展路径。2023届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留川就业占比81%,其中72%进入县域重点企业。
就业方向 | 2022届 | 2023届 |
---|---|---|
本地制造业 | 58% | 64% |
省外服务业 | 22% | 18% |
自主创业 | 9% | 12% |
通过“订单班”“冠名班”等培养形式,与县域内17家企业建立稳定用人关系。毕业生平均起薪达3800元/月,较全省中职平均水平高12%。
五、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
学校牵头组建“梓江产业教育联盟”,吸纳62家成员单位,形成“教学-生产-研发”三位一体协同机制。近五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2万人次,助力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扩大至5.3万亩。
合作类型 | 项目数 | 年服务量 |
---|---|---|
技术攻关 | 18项 | 企业增收3200万 |
技能鉴定 | 4200人次 | 获证率91% |
社区培训 | 96场 | 覆盖1.8万人 |
与四川农业大学共建“现代农业博士工作站”,研发的智能灌溉系统已在全县推广,带动3000余农户年均增收2.4万元。
六、学生发展与综合素质
学校推行“德育银行”评价体系,将志愿服务、技能竞赛等纳入学分管理。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147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3项。
素养维度 | 实施措施 | 成效指标 |
---|---|---|
职业素养 | 企业导师驻校育人 | 违纪率下降42% |
创新能力 | 专利申报辅导课程 | 学生获专利17项 |
文化基础 | 普职融通课程包 | 升学率提高15% |
建立“创新创业孵化中心”,累计支持学生创业项目36个,其中“智慧农业植保服务”项目已实现年营收超80万元。
七、信息化建设与教学改革
学校投资800万元建成数字化校园,开发专业课程资源库,涵盖微课视频1200个、虚拟仿真项目45项。疫情期间实现“停课不停学”覆盖率100%。
信息化应用 | 教师使用率 | 学生满意度 |
---|---|---|
智慧教学平台 | 95% | 88% |
虚拟仿真实训 | 82% | 93% |
在线考核系统 | 78% | 85% |
率先开展“5G+工业互联网”教学试点,与华为合作开发《物联网应用技术》课程,实现远程设备操控与实时数据分析教学。
八、挑战与发展前景
面对产业升级加速、生源结构变化等挑战,学校正着力推进三大转型: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从单一技能培养转向复合型人才培育,从区域服务转向跨区域协同发展。
发展瓶颈 | 应对策略 | 阶段目标 |
---|---|---|
高端设备短缺 | 争取省级专项资金 | 2025年前更新60%设备 |
师资结构老化 | 实施青年教师轮训计划 | 三年培养骨干教师30名 |
县域需求变化 | 增设新能源汽修专业 | 2024年招生突破500人 |
根据《四川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方案》,学校正规划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园区”,预计引入生态农业、智能装备等产业项目,打造“校中厂、厂中校”升级版,力争到2025年建成国家级示范性职业学校。
梓潼县第一高级职业中学校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内涵建设,已形成“立足县域、辐射川北”的职业教育品牌。其“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精准定位、“教学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以及“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师资高端化、国际化合作等方面寻求突破,以应对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