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安职业学院作为四川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近年来在产教融合、专业建设、就业质量等方面持续发力。2023年学院围绕“双高计划”建设目标,推进多项改革举措,包括新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5个紧贴产业需求的专业,与京东、蜀道集团等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4%以上。同时,学院启动“新基建”工程,投入1.2亿元建设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并引入华为ICT学院认证体系,推动教学资源数字化转型。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通过“校企双聘”机制引入行业专家3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提升至41%。此外,学院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泰国清迈大学共建“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并首次招收老挝留学生。
一、招生计划与专业结构调整
2023年学院计划招生6800人,较2022年增加800人,增幅达13.6%。重点向数字经济、康养护理等新兴领域倾斜,具体数据如下表:
年份 | 总计划 | 新增专业数 | 停招专业 |
---|---|---|---|
2023年 | 6800 | 5(含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文秘、园林技术 |
2022年 | 6000 | 2(大数据与会计)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专业设置动态匹配区域产业发展,例如停招传统文科类专业,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契合“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的新兴专业。
二、就业质量与校企合作
学院构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2023届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比例提升至15%,核心数据对比如下:
指标 | 2023届 | 2022届 |
---|---|---|
总体就业率 | 94.3% | 92.1% |
本地就业占比 | 68% | 62% |
头部企业合作数 | 78家(含宁德时代) | 56家 |
通过“订单班”培养模式,为蜀道集团定向输送技术人才230人,实现实习转正率91%的行业突破。
三、教学基础设施升级
近三年累计投入2.4亿元用于实训条件改善,重点领域对比数据:
建设项目 | 2023年 | 2021-2022年 |
---|---|---|
智能制造实训中心 | 8000㎡(含工业机器人产线) | 传统机电实训室 |
数字图书馆资源 | 新增10万册电子图书 | 纸质图书更新为主 |
虚拟仿真实训室 | 建成6个(医疗/建筑VR) | 0个 |
新建的“5G+智慧医疗”实训平台已承接雅安市卫健委医护人员培训项目。
四、师资队伍优化工程
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教师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类别 | 2023年 | 2020年 |
---|---|---|
硕士以上学历占比 | 76% | 68% |
高级职称教师 | 41%(+8%) | 33% |
企业兼职教师 | 126人(含工程师) | 68人 |
引进的12名“天府名师”领衔开发省级精品课程7门,其中《茶文化与茶艺》获评国家在线开放课程。
五、学生竞赛与创新能力
近两届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获奖情况对比:
赛事类型 | 2023年 | 2022年 |
---|---|---|
金砖国家技能赛 | 二等奖(云计算赛项) | 未参赛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赛 | 三等奖2项 | 一等奖1项 |
“互联网+”双创赛 | 省级银奖3项 | 铜奖2项 |
学生申请专利数量从2021年的9项跃升至2023年的27项,其中“智能茶叶分拣装置”已实现技术转让。
六、国际教育合作突破
国际化办学进程加速,关键指标对比:
项目 | 2023年 | 2021年 |
---|---|---|
留学生人数 | 43人(老挝/泰国) | 0人 |
海外实训基地 | 3个(马来西亚/柬埔寨) | 1个(老挝) |
国际认证课程 | 8门(含AWS认证) | 2门 |
与泰国清迈大学共建“语言+电商运营”定向班,首批15名学生已赴泰进行跨境直播实训。
七、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发挥高职院校资源优势开展技术帮扶,年度关键数据:
服务项目 | 2023年 | 2022年 |
---|---|---|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 3200人次(含茶艺师) | 2600人次 |
企业技术攻关 | 解决12项(雅化集团环保技改) | 8项 |
社区教育课程 | 开发养老护理等8类 | 4类 |
为川藏铁路雅安段建设提供测量技术服务,完成隧道断面扫描项目创收150万元。
八、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构建“四位一体”质量监控体系,实施成效显著:
评估维度 | 2023年结果 | 2021年结果 |
---|---|---|
毕业生满意度 | 93.6% | 89.4% |
企业满意度 | 88.2% | 82.7% |
教学诊断改进项目 | 完成43项(含课程思政) | 28项 |
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麦可思公司,建立专业动态调整预警机制,撤销3个招生不足专业。
雅安职业学院通过多维改革形成差异化发展优势,在产教融合深度、专业集群效应、区域服务贡献度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随着“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学院正朝着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的目标稳步迈进,其“扎根地方、服务产业”的办学路径为同类院校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