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位于“天府之肺”雅安市。学院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立足川西、辐射全省,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鲜明办学特色。作为四川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其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尤其在现代农业、智能制造、康养护理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学院现有在校生规模超1.2万人,教职工总数近70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35%,拥有多个省级重点专业和实训基地。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德能并重、知行合一”的育人体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为地方产业发展输送了大量技术骨干。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58年成立的雅安农业职业学校,2002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2019年被认定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聚焦“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生态、科技、人文”为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西部职业教育高地。
时间节点 | 重大事件 |
---|---|
1958年 | 雅安农业职业学校创建 |
2002年 | 升格为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
2014年 | 获批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
2021年 | 入选“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高校名单 |
二、地理位置与校园建设
学院坐落于雅安市雨城区,占地总面积1200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主校区毗邻成雅高速公路,距成都市区约130公里,交通网络覆盖川西主要城市。校园内建有智慧教室260间、标准化实训工位超5000个,配备工业机器人、现代农业物联网等先进教学设备。
项目 | 雅安职院 | 四川同类院校均值 |
---|---|---|
占地面积(亩) | 1200 | 950 |
实训设备总值(亿元) | 2.3 | 1.8 |
图书馆藏书量(万册) | 85 | 72 |
三、院系架构与专业布局
学院下设现代农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康养护理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专科专业45个。重点建设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省级重点专业,形成“农业+”“智能制造+”“大健康+”三大专业集群。
专业类别 | 重点专业示例 |
---|---|
现代农业类 | 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园艺技术 |
智能制造类 | 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 |
康养护理类 | 康复治疗技术、老年保健与管理 |
四、师资队伍与科研实力
现有专任教师580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165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2%。建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近五年获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12项,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年均增长15%。与蒙顶山茶业、蜀天物流等企业共建产学研平台14个。
五、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构建“岗课赛证”融通培养体系,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奖项247项。2022届毕业生就业率96.3%,本地就业占比68%,主要服务于川西地区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园区及康养产业。
指标 | 2022年数据 | 全省高职均值 |
---|---|---|
初次就业率 | 96.3% | 91.5% |
对口就业率 | 79% | 72% |
雇主满意度 | 94.6% | 89.2% |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韩国又松大学、泰国清迈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项目。累计招收老挝、缅甸等国留学生126人,承接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3期,培训“一带一路”国家技术人员240人次。
七、社会服务与影响力
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超5000人次,为雅茶集团等企业定制员工培训方案80余个。牵头成立川西职业教育联盟,辐射成员单位42家,开发X证书标准5项,参与制定省级行业标准12项。
八、发展挑战与未来规划
当前面临产教融合深度不足、高端人才引进困难等挑战。“十四五”期间将投入3.5亿元建设智能制造产教园,重点突破新能源装备、智慧农业等专业群建设,力争跻身国家“双高计划”建设行列。
四川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多年积淀,已形成鲜明的区域办学特色。其以农为本、工科赋能的发展路径,与川西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契合。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国际化标准对接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提升服务“天府粮仓”建设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战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