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四川技术学校

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简介(新安职高概况)

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作为河南省洛阳市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秉持“扎根县域经济,服务产业升级”的办学宗旨,构建了以智能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服务为核心的三大专业集群。学校现有在校生规模突破4200人,年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超6000人次,与县域内12家规上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三年毕业生留豫就业率达89.6%。通过“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学校累计为区域输送技术技能人才逾1.2万人,其中45%以上进入先进制造业岗位,成为支撑新安县“装备制造强县”战略的重要人才基地。

新	安县职业高级中学简介

一、基础概况与发展历程

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87年,2012年整体迁入现址,占地总面积达1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历经三期扩建工程,现已形成“教学区-实训区-生活区”三位一体的空间布局。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校”等荣誉,2021年被纳入河南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培育库。

时间节点重大事件发展成果
1987-2005初创阶段开设农林、机械基础专业,年招生规模300人
2006-2015专业拓展期新增电子技术、电子商务专业,建成省级实训基地
2016-至今提质增效期智能制造专业群入选省级特色专业,校企合作单位增至23家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产业需求导向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重点打造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三大专业群。其中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配备价值1200万元的实训设备,与万基控股集团共建“厂中校”实践平台;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依托新安樱桃、牡丹产业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包。

专业大类核心专业对应产业校企合作企业
智能制造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装备制造万基控股/中航光电
现代农业园艺技术/农产品电商特色农业郁山林业/五头镇合作社
现代服务会计事务/旅游服务文旅产业函谷关景区/紫云山庄

三、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通过企业实践、技能比武、国际认证等途径强化教师能力。现有专任教师21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7.5%,“双师型”教师达142人。近三年选派68名教师赴德国、新加坡参加职业教育研修,引进企业技术骨干32人担任兼职教师。

类别人数占比专项能力
正高级讲师188.3%省级学科带头人3人
硕士研究生5424.9%行业认证资格持证率92%
企业兼职教师4621.3%高级技师占比76%

四、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校内建有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等6大实训中心,设备总值达4800万元。与洛阳LYC轴承、新强联等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18个,推行“1.5+1.5”工学交替培养,学生累计获得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142项。

五、产教融合创新

深化“五共”产教融合机制,与万基控股集团共建“绿色铸造学院”,联合开发《智能铸造技术》等8门定制课程。2022年牵头成立新安县装备制造业职教集团,吸纳成员单位37家,共建共享型实训基地3个,技术服务中心年承接企业技改项目26项。

六、社会服务能力

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企业职工技能提升等项目42期,培训规模突破6000人次。技术服务团队参与县域企业技术研发项目39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17项。2023年横向科研经费到账286万元,较五年前增长3.2倍。

七、学生发展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升学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对口就业率达83.4%。2022年专升本录取率37.6%,较全省中职均值高出18个百分点。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9项,涌现出“河南省最美中职生”等先进典型。

八、办学条件保障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4800万元,生均纸质图书42册,数字化资源库容量达2TB。建成5G智慧校园网络,实现教学场所物联网全覆盖。2023年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提高至1.2万元,校企合作经费到账超800万元/年。

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育人模式改革,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已形成“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衔接、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相融”的办学特色。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国际化合作等方面寻求突破,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school/34371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837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