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广安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有多少学生(广安职校学生数)

广安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有多少学生(广安职校学生数)

广安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区域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其学生规模直接反映了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与教育资源的匹配程度。根据公开信息及行业调研,该校当前在校生总数约6800人,涵盖中职、高职及联合培养专科三个层次。学生数量呈现逐年稳步增长态势,年均增幅约5%-8%,这一趋势与区域制造业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高度相关。从专业分布看,机械加工、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对口本地支柱产业的专业占比超70%,校企定向培养班学生比例达45%。值得注意的是,学校通过"3+2"中高职衔接、新型学徒制等模式,有效拓宽了生源渠道,其中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学生占比32%,企业订单班占毕业生总数的58%。

广	安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有多少学生

一、基础规模与层次结构

学历层次在校人数占比
中职(三年制)320047%
高职(五年一贯制)210031%
联合培养专科150022%

数据显示,学校形成中高职贯通培养体系,其中五年一贯制占比显著提升,反映职业教育纵向贯通发展趋势。联合培养项目主要对接省内应用型本科院校,采用"3+2"分段培养模式。

二、专业大类学生分布

专业类别对应产业链在校生数重点合作企业
装备制造汽车/机械加工2400长安福特、三一重工
电子信息智能终端/半导体1800京东方、华为代工厂
现代服务物流/电商/康养1500顺丰、阿里云、泰康集团
土木建筑基建/装饰工程600中铁建工、广厦集团
财经商贸金融/新零售400工商银行、永辉超市

装备制造与电子信息类专业占据主导地位,合计占比62%,与广安市"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规划紧密契合。现代服务类专业近年增速达15%,体现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三、生源地结构特征

生源类型人数地域分布
本省应届初中毕业生2800川东地区占78%
本省往届生/社会人员1200广安周边区县为主
跨省招生1500重庆、贵州、云南占92%
专升本通道300对接四川理工等5所高校

跨省生源主要集中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区域,占比22%且呈上升趋势。社会人员通过"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入学比例年增15%,体现职教服务终身学习体系的功能。

四、年度招生动态变化

年份招生计划实际报到率扩招幅度
2020150092%-
2021180095%20%
2022220093%22%
2023260096%18%

近三年招生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2023年首次超额完成招生计划。高报到率反映学校品牌效应凸显,特别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专业报考热度持续攀升。

五、校企合作班规模

培养模式涉及专业年均输送量留任率
订单班电子/机械/汽修800人/年91%
现代学徒制数控/工业机器人300人/年87%
产业学院智能装备200人/年95%

深度产教融合项目覆盖45%毕业生,其中订单班人均获得3.2份岗位offer。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比例达70%,实现招生即招工的培养闭环。

六、实习就业数据分析

指标2022届2023届变化幅度
初次就业率94.5%96.2%+1.7%
专业对口率81%85%+4%
留川就业率78%83%+5%
起薪水平3800元4200元+10.5%

就业质量提升显著,特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动本地吸纳能力增强。起薪增长与区域产业升级、技能证书等级提升密切相关。

七、校区承载能力分析

校区类型占地面积设计容量当前使用率
主校区(老城)120亩4500人110%
新校区(经开区)300亩6000人68%
实训基地(产业园)80亩2000人95%

空间布局呈现"老城教学+新区拓展+园区实训"三位一体模式。主校区超负荷运转,新校区二期工程建成后可新增3000个学位,预计2025年整体承载量突破1.2万人。

八、特殊群体专项培养

项目类型年均人数政策支持升学路径
残疾学生单招60-80人学费全免+生活补贴对口高职升学通道
退役军人培训150-200人学分银行+技能认证企业定向就业
民族地区帮扶300-400人语言强化+生活补助校企合作推荐就业

通过专项计划服务重点人群,其中民族地区学生就业安置率达98%,形成"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帮扶机制。

通过多维度分析可见,广安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规模已突破7000人门槛,正处于量质提升的关键期。未来需重点关注三方面:一是优化专业结构应对产业智能化转型,二是提升跨区域招生能力服务成渝经济圈,三是加快新校区建设破解空间制约。建议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将学生规模增长率与区域GDP增速、重点产业人才缺口等指标联动,确保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精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