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四川技术学校

江油职业高中(江油职高)

江油职业高中作为四川省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实践样本,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技术人才”为办学宗旨。学校始建于1985年,历经三次校区扩建和专业体系重构,现已形成涵盖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信息技术等领域的12个重点专业群。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对口就业率达87%,在绵阳地区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

江	油职业高中

在办学特色上,学校构建了“校企双元”培养体系,与12家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发了34门企业定制课程。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8%,拥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硬件设施方面,校内实训面积超2.3万平方米,配备价值4800万元的先进设备,其中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社会服务能力方面,学校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超3000人次,技术开发服务到款额突破500万元。通过“学历证书+X技能认证”制度,学生人均获证2.3项,核心专业职业资格通过率较全省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

年份在校学生数专业总数校企合作企业数
20182860828
202136851245
202341201562

专业建设动态分析

学校专业布局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升级需求,近五年新增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等5个新兴专业,淘汰3个传统专业。当前重点建设专业中,机械加工技术、计算机应用、会计事务等专业在校生规模均超400人,形成“制造+信息+服务”的专业三角矩阵。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实训室配置1+X证书通过率
智能制造数控编程、工业机器人操作五轴加工中心、智能产线92.3%
信息技术网络搭建、大数据处理云计算机房、AI实训平台88.7%
现代服务跨境电商实务、酒店管理智慧商超模拟系统、餐饮实训中心85.1%

师资结构优化路径

通过实施“双百工程”(百名教师进企业、百名技师进课堂),学校师资队伍实现结构性突破。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从2019年的28%提升至2023年的41%,企业兼职教师年授课量突破1200课时。建立“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新锐教师”三级培养体系,近三年累计选派136人次参加国培项目。

年份双师型教师占比硕士以上学历占比企业实践时长(年/人)
202058%24%42天
202265%31%65天
202368%35%78天

人才培养质量追踪

学校构建“基础能力-专项技能-综合应用”三级评价体系,近三年学生技能竞赛获奖量年均增长25%。2023年省级及以上赛事获奖117项,其中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实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突破。毕业生岗位适应周期缩短至1.8个月,较区域平均水平快0.5个月。

产教融合创新实践

学校探索“厂中校+校中厂”混合所有制改革,与长虹集团共建“智能装备学院”,实现“教室-车间-研发中心”空间融合。开发《精密检测技术》等8门活页式教材,推行“上午理论+下午实操+晚上项目”教学组织模式。企业参与课程建设比例达75%,订单培养学生占就业人数的38%。

社会服务效能提升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8000人次,重点打造“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等特色项目。与江油市经信局共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完成技术改造方案设计142项。开发“涪江工匠”系列在线课程,学习人次突破15万。

信息化建设进程

学校投资1200万元建设智慧校园,建成覆盖教学、管理、服务的数字化平台。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累计上传课程资源2.3TB,其中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占比40%。疫情期间实现“停课不停学”覆盖率100%,线上教学满意度达93.6%。

文化育人体系构建

学校提炼“匠心文化”育人理念,建设“一廊三馆”(技能文化长廊、校史馆、大师工作室、创客空间)。开展“技能之星”“工匠讲堂”等品牌活动,年均举办职业素养讲座56场。将“6S管理”融入日常行为规范,学生违纪率同比下降42%。

发展瓶颈与突破方向

当前面临专业集群化发展不均衡、高端实训设备更新滞后、横向科研能力不足等挑战。建议强化长三角地区校际合作,引入德国“双元制”本土化改造经验,重点建设工业互联网、新能源装备等专业群。需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申报力度,完善教师企业实践权益保障机制。

江油职业高中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数字化转型、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已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未来需在专业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教学成果转化效率、国际化合作等方面寻求突破,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江油样本”。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school/32477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10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