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四川技术学校

邛崃职业教育中心2023(邛崃职教中心23)

邛崃职业教育中心2023年发展态势呈现多维度突破性进展。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单位,该校以“产教融合、技能赋能”为核心战略,构建了覆盖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数字经济等领域的12个特色专业群。通过引入“双师型”教师占比提升至78%、实训设备总值突破1.2亿元等关键举措,实现毕业生就业率96.8%与对口就业率89.3%的双高指标。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其“校中厂”模式孵化的5家产学研实体累计创造产值超3000万元,形成“教学-生产-研发”闭环生态。在区域经济适配性方面,学校精准对接邛崃市新能源、文旅服务等主导产业需求,定向培养技术人才占比达67%,成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人才供给基地。

邛	崃职业教育中心2023

一、基础办学能力建设

硬件设施与师资规模同步升级,形成“双核驱动”发展格局。

指标项2023年数据2022年对比
校园占地面积218亩(含实训基地)新增32亩
实训设备总值1.23亿元同比增长26%
双师型教师占比78%提升9个百分点
校外实训基地43个新增11个

通过“引企入校”工程,建成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农业物联网等6个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其中与天府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共建的“精密加工实训工厂”实现年产值800万元,为学生提供真实生产场景。

二、专业结构调整优化

动态调整专业布局,强化产业链匹配度。

专业群核心专业服务产业领域2023招生增幅
智能制造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装备制造、新能源35%
数字商贸直播电商、大数据会计新零售、现代物流28%
生态农业智慧农艺、农产品加工现代农业园区15%

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技术”省级示范专业,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电池检测实训课程,实现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100%对接。停招传统会计专业,转向智能财务方向,彰显专业迭代速度。

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推行“三阶递进”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

  • 1+X证书制度全覆盖,毕业生持证率达92%
  • 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增至8个,企业导师参与授课比例达60%
  • 开发“微认证”课程模块32个,对接京东、海底捞等企业专项技能需求

与西门子共建“工业数字化学院”,实施“学期分段式”培养:第1学期基础技能训练,第2学期企业项目实战,第3学期顶岗实习,形成“教室-实训室-车间”空间转换培养链。

四、社会服务效能提升

构建多元服务矩阵,增强区域辐射能力。

服务项目年度数据服务对象
职业培训人次4320人农民工、退役军人
技术攻关项目17项本地中小微企业
非遗技艺传承8个工坊邛窑陶瓷、孔明灯制作

面向乡村振兴开展“一村一幼师”培养计划,为偏远乡镇输送学前教育人才126名。与人社局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解决企业技术难题23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500万元。

五、就业质量深度分析

就业结构持续优化,薪酬水平显著提升。

就业方向占比平均起薪专业相关度
本地制造业41%4820元92%
省会服务业27%4300元85%
自主创业15%--
升学深造17%--

通过“就业质量追踪系统”发现,参与现代学徒制学生首年离职率仅12%,远低于普通就业群体的31%。重点合作的12家龙头企业设立专项奖学金,形成“招生-培养-留用”良性循环。

六、数字化转型实践

智慧校园建设进入3.0阶段,数据赋能教学管理。

  • 建成专业教学资源库,包含MOOC课程128门、虚拟仿真项目45个
  • 推行“数字画像”评价系统,覆盖98%在校生成长轨迹
  • 开发AI实训指导系统,在汽修、烹饪专业实现智能化纠错

与华为合作搭建“云上实训平台”,疫情期间保障3200名学生远程实操训练,设备利用率提升40%。建立专业发展预警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前调整招生规模。

七、国际交流合作拓展

探索“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路径,形成特色输出模式。

合作项目国家/地区年度成果
鲁班工坊老挝培训技术员63人
跨境电商课程泰国认证师资12名
茶艺文化推广黑山建立海外实训基地

开发“川菜国际化”课程体系,与瑞士酒店管理学院开展学分互认,23名学生实现海外实习。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教标准输出项目3个,输出教学资源包12套。

八、可持续发展挑战应对

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仍面临三方面结构性矛盾:

  • 新兴产业人才供给存在1-2年滞后期,需加强行业趋势预判机制
  • 县域职教吸引力不足,优质生源外流率仍达29%
  • 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校企合作产权界定亟待制度创新

对此,学校启动“未来技能预测系统”建设,联合经信局、行业协会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模型;推行“技能拔尖人才”专项计划,通过高额奖学金和升学直通车留住本地优秀学子;试点“产权共有”实训基地,与国企共建共享生产设备。

邛崃职业教育中心2023年的跨越式发展,标志着县域职教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的战略转型。通过专业集群化、培养定制化、服务立体化的系统改革,不仅实现了与区域经济的深度耦合,更探索出一条具有推广价值的职教创新发展路径。随着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和国际合作持续深化,这所西部县级职教中心正以“小切口”破解“大课题”,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鲜活样本。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school/35913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88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