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幼师刘小英(幼教专家刘小英)

刘小英作为我国幼儿教育领域的标杆人物,其专业影响力横跨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两大维度。深耕幼教行业近三十年,她不仅构建了"游戏化课程开发""家园共育生态链"等特色教育体系,更通过跨平台协作推动幼教资源普惠化。在教育理念层面,她率先提出"儿童本位的动态教育观",强调教育目标应随儿童发展需求动态调整;实践层面首创"五维互动教学模式",将环境创设、师幼互动、同伴学习等要素有机融合。其主导开发的《幼儿社会情感发展课程》已被全国23个省级行政区引入,覆盖超800所幼儿园。近年来通过抖音、B站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的"智慧幼师成长计划",累计触达12万名基层教师,形成"理论输出-实践反馈-迭代优化"的良性循环。

专业背景与学术积淀

刘小英的教育根基可追溯至1994年入职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期间完成从一线教师到教学主任的岗位进阶。2005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后,先后担任联合国儿基会幼教项目顾问、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组成员等职。其学术成果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构建"三维一体"课程框架(知识维度、能力维度、情感维度)、创立"观察-记录-干预"三位一体评价体系、开发园本教研标准化流程。

核心理论提出时间应用范围实践验证周期
游戏化课程开发模型2008年全国示范园推广5年跟踪验证
家园共育生态链理论2013年城乡结合部幼儿园3年迭代优化
五维互动教学模式2017年民族地区幼儿园持续更新中

教学实践创新路径

在课程实施层面,刘小英团队开创"主题螺旋式"课程设计法,将六大领域目标分解为24个主题单元,每个单元设置三级难度梯度。通过建立"环境材料库-活动案例库-观察记录库"三位一体的资源系统,实现课程内容的动态生成。其倡导的"微教研"模式,要求教师每日记录3个教学关键事件,每周形成1个改进方案,使教研从制度性任务转变为常态化专业生活方式。

创新举措实施载体成效指标辐射范围
户外自主游戏区建设城市公立园幼儿体能达标率提升40%长三角地区
家长助教资源包农村薄弱园亲子活动参与率提高65%中西部9省
数字故事创编项目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表达能力Z值提升0.8云贵川渝

数字化教育转型实践

面对教育信息化浪潮,刘小英领衔开发"幼师口袋"APP,整合3000+个实战案例库,创新设置"情境模拟诊断"功能。其团队研发的AR教具套装,通过智能识别技术将传统玩教具转化为可交互的学习终端。2022年启动的"云端教研共同体"项目,采用"1+N"辐射模式,即1个专家团队带动N个区域教研组,实现跨地域协同备课。数据显示,参与该项目的教师教学反思频次从每周1.2次提升至3.5次。

数字化产品核心技术应用场景用户覆盖率
幼师口袋APP案例智能匹配教学问题即时解决87万注册用户
AR教具系统图像识别技术科学探究活动4200所幼儿园
云端教研平台大数据分析区域联合教研28个省级节点

社会服务与行业影响

刘小英推动建立"高校-示范园-偏远园"三级帮扶机制,其主导的"雏菊计划"已培养2300余名骨干教师。在政策建议方面,她提出的《乡村幼儿园质量评估标准》被纳入教育部文件。通过喜马拉雅FM开设的"幼教之声"栏目,累计收听量突破1.2亿次。其团队研发的《幼儿园一日生活评价量表》被译为维吾尔、藏、蒙古等6种少数民族文字。

  • 出版专著:《幼儿园课程设计新思维》《观察儿童的22种视角》等
  • 获奖情况: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019)、宋庆龄幼儿教育奖(2021)
  • 社会职务: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国际幼教协会亚洲区代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26336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00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