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资阳市师范学校新校区(资阳师范新校)

资阳市师范学校新校区作为区域教育布局调整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优化教育资源、提升职教水平的战略使命。项目选址于资阳市雁南湖片区,占地总面积达305亩,总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7亿元,建设规模位列四川省同类中职学校前列。新校区以“产教融合、智慧生态”为核心理念,构建了“教学+实训+双创”三位一体空间布局,配备先进实训设备价值超3000万元,重点打造学前教育、汽车工程等6大特色专业群。通过引入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搭建数字化教学平台等创新模式,实现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全日制在校生8000人的办学容量,预计每年为区域输送技术技能人才2000余人,对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具有示范意义。

资	阳市师范学校新校区

一、校园规模与硬件设施

新校区建设规模突破传统中职学校标准,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主体建筑包括4栋实训楼、3栋教学楼、2栋学生公寓及多功能体育馆,其中实训场地面积占比达38%。对比省内同类院校,其生均教学面积、实训设备投入均处于领先水平。

对比维度资阳师范新校区A市职业技术学校B县师范学校
占地面积(亩)305220180
建筑面积(㎡)158,000110,00095,000
实训设备值(万元)3,2001,8001,200
智慧教室比例100%65%40%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新校区构建“基础教育+新兴技术”双轮驱动的专业架构,重点建设学前教育、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等5个省级重点专业。课程体系引入“1+X”证书制度,开发32门岗课融通课程,实践教学占比提升至60%。

核心指标资阳师范新校区C市工业学校D州职业技术学院
重点专业数量5个3个7个
校企合作企业数28家15家40家
实践课程占比60%50%55%
1+X证书覆盖率85%60%90%

三、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通过名校定向培养、企业技师引进等方式组建教师团队。现有正高级教师12人,副高级职称占比35%,“双师型”教师达78%,较旧校区提升23个百分点。

师资结构资阳师范新校区E市职教中心F县技工学校
正高级教师人数1252
硕士以上学历占比42%30%25%
双师型教师比例78%62%58%
企业兼职教师数452812

四、产教融合模式

创新“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与比亚迪、京东等企业共建3个产业学院,开发定制化培养方案。建立“车间即课堂”实训模式,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平均薪资达3500元/月,就业对口率提升至89%。

五、信息化建设水平

投入2800万元建设智慧校园系统,包含教学大数据分析平台、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等模块。实现5G网络全覆盖,数字资源库存储量达2TB,师生人均数字终端使用时长居全省中职院校前三。

六、学生发展路径

构建“升学+就业”双通道体系,近三年专升本录取率年均增长15%,与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直升通道。毕业生获省级技能大赛奖项数量较旧校区增长3倍,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2%。

七、社会服务能力

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承接企业员工素质提升项目23个。建立川渝幼教联盟,辐射带动周边15所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

八、可持续发展规划

预留二期建设用地120亩,规划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园。与重庆师范大学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拟联合申报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试点项目,目标五年内建成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资阳市师范学校新校区通过硬件升级、模式创新和资源整合,实现了从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化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其“产教融合生态圈”建设模式、“双师双能”师资培养体系、“智慧+人文”校园治理经验,为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样本。随着二期工程推进和川渝教育协同深化,该校区有望成为成渝经济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持续赋能区域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战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3199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315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