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成都大学幼师学校(成都幼师学院)

成都大学幼师学校(以下简称“成大幼师”)作为西南地区学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其办学特色与区域教育发展紧密相连。学校依托成都大学的综合性资源平台,构建了以学前教育为核心,融合艺术、心理、健康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的育人体系。近年来,通过“产教融合”模式与百余所幼儿园建立深度合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成都市公办幼儿园录用比例达67%。

成	都大学幼师学校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6人,副高级以上职称占比42%,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达78%,并聘请12名幼儿园一线名师担任实践导师。教学设施方面,建有儿童行为观察实验室、蒙台梭利实训室等12类专项教学空间,配备价值超2000万元的教学器材。在专业建设上,形成“学前教育+艺术特长+职业认证”的三维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可完成保育员、感统训练师等5项职业资格认证,人均持有证书2.3本。

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创新实施“双园交替”实习制度,将理论教学与成都市第六幼儿园、金苹果幼稚园等优质园所的实践交替进行,每年安排学生累计实习时长超400小时。这种“课堂-幼儿园”双向联动机制,使得学生岗位适应周期缩短至3个月以内,显著优于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维度成都大学幼师学校A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B省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
创办时间1984年(前身为成都幼儿师范学校)2010年1958年
办学层次本科(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专科本科
核心定位培养城市普惠型学前教育人才聚焦农村幼教定向培养理论型学前教育研究人才

二、师资结构对比分析

指标成都大学幼师学校行业平均水平
师生比1:111:15
博士占比18%9%
双师型教师63%42%
行业领军人才9人(含省级教学名师3人)2.5人/校

三、课程体系特色

学校构建“三阶递进”课程模块:
  • 基础层: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原理等理论课程
  • 能力层:幼儿园环境创设、游戏设计等核心技能课程
  • 拓展层:增设婴幼儿托育服务、特殊教育基础等前沿课程

实践教学占比达55%,独创“微格教学-模拟课堂-真实带班”三级训练体系。每学期开展幼儿园突发事件处理沙盘推演,培养学生应急能力。

四、教学设施配置

类别成都大学幼师学校普通幼师院校
实训室数量12间(含虚拟幼儿园实训中心)5-8间
教具种类3000+种(含进口蒙氏教具)1000+种
智慧教室全覆盖(配备幼儿行为分析系统)部分覆盖
校外实践基地86个(含省级示范园23所)30-50个

五、就业质量追踪

指标2022届2021届行业均值
总体就业率98.7%98.2%92%
专业对口率94.6%93.8%85%
入职平均薪资4870元/月4620元/月4100元/月
三年留存率81%79%68%

毕业生中83%进入公立幼儿园系统,其中成都市“常青树计划”幼儿园录取占比达45%。另有12%选择国际幼儿园,5%自主创业开办托育机构。

六、科研与社会服务

学校近五年承担省部级课题14项,出版《幼儿园游戏化课程设计》等专著7部。与市教育局共建“成都市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年均发布行业白皮书2份。开发“园长领导力提升”等培训项目,年培训在职幼教人员超2000人次。

七、学生发展支持体系

  • 建立“成长档案”跟踪系统,记录学生六年发展轨迹
  • 设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每年遴选20人重点培养
  • 提供海外交换项目,与日本、芬兰等国幼教机构合作
  • 开设“创业孵化营”,配套50万/年创业基金

心理健康教育实行“双导师制”,配备专职咨询师6人,建立幼儿园情境模拟咨询室,针对性解决职业焦虑等问题。

八、挑战与发展机遇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男性幼师比例不足5%,性别结构失衡;二是智能化教学设备更新速度滞后于行业技术发展;三是川内二线城市人才争夺加剧。但伴随“三孩政策”实施和托育服务规范发展,学校正着力打造“学前教育+托育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筹建婴幼儿照护服务研究中心,有望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成都大学幼师学校通过持续优化“政校企”协同机制,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已形成鲜明的城市化、专业化、现代化幼教人才培养特色。其“立足成都、辐射西南”的发展战略,与区域学前教育提质增效需求高度契合,未来有望在儿童发展追踪研究、智慧幼教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3315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80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