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新都幼师学院(新都幼师院)

新都幼师学院是一所以学前教育为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扎根西南地区基础教育领域逾三十年,形成了“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三位一体的办学格局。学院始终聚焦婴幼儿保教人才培养核心使命,构建了涵盖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儿童保健等12个专业的教育生态体系,其中省级重点专业覆盖率达67%。师资队伍呈现“双师双能”特征,拥有省级教学名师8人、实训导师45人,企业兼职教师占比超过30%。近年来通过“校地园”协同育人模式,与省内外200余家幼儿园建立深度合作,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形成“培养—实践—服务”的良性循环。

新	都幼师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85年创建的县立幼儿师范班,2002年升格为专科层次院校,2018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当前锚定“西部幼教人才高地”建设目标,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架构:以师范教育为主体,向婴幼儿托育服务、儿童发展研究双向延伸。

维度新都幼师学院A市幼儿师范学院B省早期教育学院
建校时间1985年1992年2008年
办学层次专科(衔接专升本)本科二批专科(联合培养本科)
核心定位基层幼教人才培养城市幼儿园师资托育机构专业人才

二、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

学院构建“金字塔型”专业群,基础层设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主体专业,中间层布局婴幼儿托育、儿童艺术教育等衍生专业,顶层设立儿童发展评估等特色方向。实施“三阶递进”课程模式:1-2学期夯实师范素养,3-4学期强化保教技能,5-6学期深化园所实践。

对比项新都幼师学院华东K12教育学院华南早教职业学院
专业总数12个8个15个
实践课程占比55%40%60%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23门9门18门

三、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双百工程”师资提升计划,通过“高校教授+园所名师”组建教学共同体。现有专任教师中,具有幼儿园高级教师资格者占42%,持有育婴师、感统训练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达75%。创新“三阶段”教师发展路径:新教师园所浸润培养→骨干教师项目化研修→领军教师学术提升。

指标新都幼师学院C省幼教学院D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师生比1:131:181:16
副高以上职称占比38%25%32%
行业经历教师占比65%42%50%

四、教学设施配置

建成“四中心一基地”实训体系:儿童行为观察中心配备眼动仪等设备,保教模拟中心还原真实园所环境,感统训练中心引入数字化评估系统。与市妇幼保健院共建婴幼儿健康管理中心,实现医学保育跨界融合。

五、产教融合机制

推行“三阶轮岗”实践模式:1年级认知实习(每周半天园所观摩),3年级顶岗实习(半年周期轮换岗位),5年级定向实习(签约单位深度融入)。与地方政府共建“幼教人才储备库”,实现招生—培养—就业精准对接。

六、科研与社会服务

近五年承担市级以上教改课题43项,研发《乡村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等校本教材被省教育厅推广。年均开展园长培训、育婴师认证等社会服务超8000人次,形成“教育—培训—研发”一体化服务体系。

七、学生发展质量

毕业生“双证率”达92%(教师资格证+职业技能证),首次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率较全省平均高18个百分点。雇主满意度调查中,专业素养、实践能力、职业认同三项指标均位列区域同类院校首位。

八、发展挑战与机遇

当前面临学前教育本科生扩招带来的竞争压力,以及托育机构师资标准升级的挑战。但“三胎政策”实施和县域普惠园建设浪潮,为基层幼教人才创造持续需求。学院正通过建设“智慧幼教”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探索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历经三十余年积淀,新都幼师学院已形成鲜明的基层幼教人才培养特色。其“校—园—企”协同机制、“做中学”教学模式、“双师型”师资建设等经验具有推广价值。未来需在学历提升通道、托育服务人才培养、教育技术革新等方面持续突破,以巩固区域幼教人才供给第一梯队的优势地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3854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34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