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航空自造技术学校是贵州省内唯一一所以航空装备制造为核心、深度融合产教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依托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位优势,紧扣国家航空工业发展战略,构建了覆盖航空零部件制造、航空机电设备维修、飞行器装配等核心领域的专业体系。作为贵州省"工匠培育基地",学校创新实施"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与中航工业贵飞、贵州航天电器等龙头企业共建实训中心,形成"教室-车间-企业"三级递进培养链条。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累计为航空产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3000人,成为西南地区航空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78年创建的遵义机械工业技工学校,2016年经贵州省政府批准升格为航空制造类专科层次职业院校,2020年更名为现名。办学定位聚焦"服务航空产业、培育工匠人才",形成"中职-高职-企业订单班"贯通培养体系。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78-2015 | 机械技工学校时期 | 培养基础制造业技工2000余人 |
2016-2020 | 专科转型阶段 | 新增航空类专业8个,建成航空实训中心 |
2021至今 | 产教融合深化期 | 与贵飞签署战略协议,共建"飞机装配实训工场" |
专业集群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航空制造+智能装备"专业群,形成三大核心专业方向:
- 航空装备制造技术(国家级骨干专业)
-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军民融合特色专业)
- 飞行器数字化装配(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专业名称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
航空装备制造技术 | 航空材料成型技术、数控加工编程、飞机结构件加工 | 多轴数控加工技师证 |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 | 航空发动机原理、飞机电气系统、机载设备调试 | 民用航空器维修执照 |
飞行器数字化装配 | 飞机铆装实务、数字化测量技术、复合材料成型 | 飞机装配工高级证 |
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通过"企业技术骨干驻校+教师企业实践"构建混编师资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56人,其中: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
企业兼职教师 | 42 | 27% |
高级职称教师 | 58 | 37% |
双师型教师 | 124 | 80% |
教学资源方面,建有航空精密加工、飞机装配等6大实训中心,配备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激光跟踪测量系统等先进设备,设备总值达1.2亿元。
就业质量与产教融合
学校与中航工业集团、贵州航天工业等68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定向就业"闭环。近三年就业数据显示:
年份 | 毕业生总数 | 航空类企业就业占比 | 起薪标准 |
---|---|---|---|
2021 | 682 | 92.3% | 5500-8000元/月 |
2022 | 765 | 94.1% | 6000-8500元/月 |
2023 | 823 | 95.6% | 6500-9000元/月 |
特别在军品配套领域,学校与贵飞合作开展"飞机钣金成形"专项培训,毕业生参与某型无人机部件生产良品率达99.2%,获航空工业质量特等奖。
区域产业支撑能力
作为遵义国家经开区人才供给核心单位,学校深度对接当地航空产业集群需求。通过"三纵三横"服务矩阵实现:
- 纵向贯通:中职-高职-企业技师的阶梯式培养
- 横向联动:与贵飞、贵州航天电器等企业的技术攻关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