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校训评述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厚德笃学,精技创新”,这八个字凝练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校训不仅是对师生行为的规范,更是对学校精神内核的高度概括。“厚德”强调品德修养,倡导师生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立身;“笃学”体现对知识的敬畏与追求,鼓励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精技”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要求师生锤炼专业技能;“创新”则呼应时代需求,培养与时俱进的实践能力。校训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融入了现代职教精神,为学校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
一、校训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渊源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诞生与学校发展历程紧密相关。作为一所地方性高职院校,学校立足豫北地区,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己任。校训的提出,既是对职业教育本质的回归,也是对育人使命的深化。从文化渊源看,“厚德”源自《周易》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体现了中国传统教育对德行的重视;“笃学”可追溯至《论语》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儒家思想;“精技”与古代工匠精神一脉相承;“创新”则汲取了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改革的精髓。校训的四个维度相互支撑,形成完整的教育价值体系。
- 厚德:德育为先,培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
- 笃学:强调学习态度的严谨性与持续性
- 精技:凸显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定位
- 创新:呼应产业升级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二、校训的实践内涵与教育体现
校训的实践内涵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得以全面展开。以“厚德”为例,学校通过课程思政、志愿服务等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育人全过程。在“笃学”层面,学校构建了“理论+实践”双轮驱动的教学模式,建立了一批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例如,机械制造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学生跟随企业导师参与真实项目,实现学用结合。
- 课程设置:专业课程与人文素养课程并重
- 教学方法:项目化教学占比超过40%
- 评价体系:引入企业标准考核技能水平
三、校训与区域发展的互动关系
校训中的“精技创新”直接服务于濮阳市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学校与中原油田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将新技术、新工艺引入教学内容。近年来,学校承担了省级以上技术创新项目20余项,获得专利授权50余件。例如,电气自动化专业开发的“智能油田监控系统”已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充分体现了校训中“创新”的实践价值。
四、校训对学生发展的指导作用
校训通过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影响学生成长。在就业导向方面,学校每年举办“技能文化节”,以赛促学,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毕业生跟踪调查中,85%以上的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表示认可。2022届毕业生张某某因研发新型环保材料获评“河南省技术能手”,其成长历程正是校训精神的具体写照。
- 职业规划:校训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必修模块
- 校园文化:开展“道德讲堂”“创新工坊”等品牌活动
- 校友反馈:90%校友认同校训对职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五、校训在新时代的传承与革新
面对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学校赋予校训新的时代内涵。2023年建成“智慧工匠学院”,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入传统专业。在教学改革中,“创新”维度进一步强化,开设跨专业选修课程包,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同时,通过“校训主题月”等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校训文化影响力。
六、校训体系的支撑保障机制
为确保校训落地见效,学校建立了多维保障体系。师资层面实施“双师型教师培育计划”,企业工程师与校内教师结对发展。制度层面将校训要求纳入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资源层面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实训设备更新。这种系统化设计使校训从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 组织保障:成立校训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 资源保障:实训设备总值达1.2亿元
- 制度保障:制定《校训育人实施办法》等12项制度
七、校训文化的辐射效应
校训精神已延伸至社会服务领域。学校面向农村开展“技能扶贫”培训,累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3000余人。在社区教育中,“厚德”理念转化为“邻里工匠”志愿服务项目,维修家电、科普宣传等服务广受好评。这种开放共享的实践,使校训成为连接校园与社会的精神纽带。
八、校训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从职业教育理论视角看,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校训代表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典型范式。其特色在于将传统文化、职教规律与区域需求有机统一。在实践中,校训既避免了高职教育“重技轻德”的偏向,又防止了脱离产业实际的空泛说教,为同类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九、校训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随着生源结构多元化,校训传承也面临新课题。学校通过开发校本德育教材、建设在线学习平台等方式增强适应性。针对部分学生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养的现象,实施“校训学分制”,将参与文化活动纳入毕业要求。这些创新举措有效巩固了校训的育人效果。
十、校训未来的发展方向
面向“十四五”,学校计划将校训精神深度融入“双高”建设。拟建设校训文化馆,系统展示办学成果;开发VR实训项目,拓展“精技创新”的实现路径。在国际合作方面,探索校训与“鲁班工坊”等海外项目的融合,助推中国职教文化走出去。这种前瞻性布局,将为校训注入持久的生命力。
通过以上多维度的阐述可见,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校训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贯穿办学全过程的行动纲领。它既塑造了师生的精神气质,也推动了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更在服务地方经济中实现了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这种扎根实践、与时俱进的校训文化,将持续引领学校在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中书写新的篇章。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00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