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学校简介
杭州师范大学(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以教师教育为传统优势,同时涵盖文学、理学、医学、工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构建了多层次、开放式的办学体系。学校现有仓前、玉皇山、下沙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2000亩,校舍建筑面积逾百万平方米。下设23个学院(部),开设本科专业75个,拥有全日制在校生2.3万余人,其中研究生近4000人。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超60%,包括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
杭州师范大学以服务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为使命,形成了“师范性、地方性、应用性”的办学特色。其心理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表现突出,艺术设计、护理学等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还与国际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推动师生交流与科研合作。
校史概述
杭州师范大学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初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兴起。以下是其发展的主要阶段: 1. 初创与早期发展(1908—1949年)- 1908年,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成立,是浙江省最早的现代师范教育机构之一。
- 1913年更名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培养了丰子恺、潘天寿等名家。
- 抗战时期,学校西迁办学,坚持教育救国理念。
- 1951年,学校与其他师范院校合并为浙江师范学院。
- 1958年,杭州师范专科学校成立,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 197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开启本科教育新阶段。
- 1999年,杭州教育学院等并入,学科布局进一步扩大。
- 200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办学层次显著提升。
- 2007年,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标志学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型。
- 2014年,成为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
- 2020年,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实现学科突破。
办学特色与学科优势
杭州师范大学以师范教育为核心,构建了“一体两翼”的学科生态:师范教育主体:依托教育学、心理学等优势学科,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规模居全省前列,覆盖学前教育至高中全学段。
多学科协同发展:
- 人文社科: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学科传承深厚,注重地域文化研究。
- 理工医:数学、化学、临床医学等学科聚焦应用研究,服务地方产业。
- 艺术与体育:美术学、设计学、体育教育等专业在全国具有较高影响力。
学校还建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项40余项。
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
杭州师范大学秉承“文化育人”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 品牌活动: “师大讲堂”“仓前诗会”等学术文化活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 创新创业: 建有国家级众创空间,学生团队多次在“互联网+”大赛中获奖。
- 国际化办学: 与美、英、日等国家高校开展“2+2”“3+1”联合培养项目。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其中师范生入编率居全省首位,非师范生在IT、文创、健康产业等领域表现突出。
社会服务与未来展望
作为杭州市属高校的龙头,杭州师范大学深度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 基础教育支持: 托管附属中小学30余所,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
- 健康服务: 附属医院为区域医疗中心,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 文化传承: 牵头良渚文化、南宋文化研究,助力杭州打造“文化名城”。
面向未来,学校计划加强新文科、新工科建设,争创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一流师范大学。同时,将深化产教融合,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杭州师范大学的百年历程,既是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缩影,也是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的典范。在新时代征程中,学校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11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