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浙纺服院校训历史)

综合评述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敬德修业、敬学笃行”,是其办学精神与文化品格的高度凝练。这八个字,言简意赅,意蕴深远,不仅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深刻回应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使命。校训的确立并非一蹴而就,它与学院的发展历程紧密相连,是其在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社会需求与教育使命的深刻思考与主动选择的结晶。“敬德”与“修业”并重,强调了职业教育中品德修养与专业技能培养的同等重要性,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置于首位;“敬学”与“笃行”相连,则凸显了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本质要求,倡导一种敬畏知识、专注学习、并勇于实践、身体力行的学风与校风。这则校训的历史,折射出学院从行业办学到现代高职教育探索的转型之路,体现了其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执着追求。它如同一座精神灯塔,指引着一代代浙纺服人砥砺前行,成为凝聚师生共识、塑造校园文化、推动学院持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理解其内涵与历史,对于把握学院的办学特色和未来方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深度阐释与历史溯源


一、 校训的文本解析与核心内涵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敬德修业、敬学笃行”,由两组动宾结构的词语构成,前后呼应,逻辑严谨,共同构筑了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价值体系。


1.“敬德修业”:立身之本与成才之基

“敬德修业”源自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是儒家思想中对于理想人格的基本要求。“敬德”,即崇敬、尊奉并努力修养德行。它将道德品格的塑造提升到首要位置,要求师生心存敬畏,恪守道德规范,涵养高尚情操。在职业教育的语境下,“敬德”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

  • 职业道德的基石: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职业技术人才而言,诚信、责任、协作、敬业等职业道德素养,是其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学院将“敬德”置于校训之首,明确宣示了其培养的不仅是“匠人”,更是“德才兼备”的“君子匠人”。
  • 校园文化的灵魂:“敬德”倡导的是一种尊重、宽容、向善的校园氛围,它引导师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学术和技能的精进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

“修业”,即钻研、研修学业与技艺。它直接指向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传授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在纺织服装这一高度专业化、技术迭代迅速的领域,“修业”意味着:

  •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求师生对专业知识抱有极大的热情和专注,对技术技能追求极致,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的需求。
  • 知行合一的学习态度:“修”本身含有学习、实践、完善之意,强调学习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巩固和升华所学。

“敬德”与“修业”相辅相成,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共同构成了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无德之才,其行不远;无才之德,其效不显。二者统一,方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敬学笃行”:为学之道与实践之要

“敬学笃行”则进一步从方法论和行动论的层面,对“如何学习”与“如何行动”提出了明确指引。

“敬学”,意为敬畏学问、严肃认真地对待学习。它超越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层面,强调一种发自内心的、积极主动的求学姿态:

  • 对知识的敬畏之心:要求师生认识到知识的浩瀚与宝贵,以谦逊的态度去探求真理,反对浮躁与浅尝辄止。
  • 终身学习的理念: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敬学”意味着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保持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感度和学习能力,这是职业人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笃行”,源自《礼记·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为切实履行、专心实行。它是学习的最终落脚点,尤其契合职业教育应用型、实践性的特点:

  • 强调实践的核心地位: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笃行”要求将所学知识技能坚定不移地应用于实践,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检验、巩固和提升。
  • 体现坚韧不拔的意志:“笃”有坚定、专一之意,暗示了在实践中会遇到困难和挑战,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敬学”是“笃行”的前提和动力,“笃行”是“敬学”的目的和检验。二者构成了一个从认知到行动的完整闭环,倡导了一种“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良性循环。


二、 校训的历史渊源与演进历程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其形成与学院自身的合并、发展与转型历程密不可分,是学院在特定历史阶段对自身使命、定位和文化的凝练与表达。


1.历史前奏:两校渊源与精神积淀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由原浙江轻纺职业技术学院和原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于2004年合并组建而成。两所前身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各自积淀了深厚的行业特色和精神传统。

  • 浙江轻纺职业技术学院: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末,深深植根于浙江省强大的纺织工业基础。在长期的办学中,形成了严谨、务实、注重技术的学风,为浙江省纺织行业输送了大批技术骨干。其精神内核中,蕴含着对“技艺”的尊崇和对“行业”的忠诚。
  • 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依托“红帮裁缝”故里和宁波这一中国服装名城的地域优势,学院自创建之初就带有鲜明的时尚创意和实践导向色彩。“红帮裁缝”技艺精湛、勇于创新、诚信经营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院的文化的形成,强调“动手能力”和“市场意识”。

两校合并前,虽未明确提出统一的校训,但各自在专业教育中强调的“技术精进”、“实践为重”、“行业诚信”等理念,为日后新校训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养分和文化土壤。


2.合并初创与校训的酝酿确立

2004年两校合并,是学院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合并不仅是资源和规模的简单叠加,更是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的深度整合与重塑。新成立的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面临着如何凝聚共识、明确方向、打造统一身份认同的迫切任务。校训,作为学院精神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其制定工作被提上日程。

在酝酿过程中,学院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师生代表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大家普遍认为,新的校训应当:

  • 继承传统:反映两所前身学校的优良办学传统和行业特色。
  • 立足当下:契合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体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
  • 引领未来:具有前瞻性,能够指引学院的长远发展。
  • 内涵深刻: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言简意赅,富有哲理性和感召力。

经过反复斟酌与提炼,“敬德修业、敬学笃行”这八个字最终脱颖而出。它成功地将传统智慧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相结合:

  • “敬德”承接了中华文化重德教的传统,也回应了现代社会对职业人才职业道德的高要求。
  • “修业”直接体现了职业教育传授技艺、服务产业的核心功能。
  • “敬学”强调了学习型社会背景下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 “笃行”则精准地把握了高职教育重实践、重应用的鲜明特征。

校训的确立,标志着学院在文化整合与精神塑造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合并后的学院提供了统一的价值坐标和行为准则。


3.深化践行与时代诠释

校训的生命力在于践行。自确立以来,“敬德修业、敬学笃行”便深度融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

在教育教学中,学院将“敬德”落实到课程思政、人文素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举办道德讲堂、评选师德标兵、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营造崇德向善的育人环境。“修业”则体现在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推行“现代学徒制”等教学模式改革,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紧贴行业需求。

在学风建设上,“敬学”倡导下,学院鼓励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探索,通过设立奖学金、组织技能竞赛、邀请行业大师进校园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笃行”则通过强化顶岗实习、项目化教学、校企合作研发等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实现从学校到岗位的无缝衔接。

随着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等新趋势的涌现,学院校训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
例如,“修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纺织服装技艺,更包含了数字化设计、智能生产管理、新材料应用等新知识新技能;“笃行”也强调要在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等更广阔的领域进行实践和创新。


三、 校训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

“敬德修业、敬学笃行”作为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精神标识,其价值和意义超越了文本本身,深刻影响着学院的方方面面。


1.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

校训是全体浙纺服人共同认可的价值公约数。对于来自不同背景的师生员工而言,校训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和身份认同。它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大家凝聚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增强了学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引领发展的行动指南

校训为学院的战略规划、制度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无论是制定专业发展规划,还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抑或是评价教育教学成果,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校训所倡导的价值取向为基准。它确保了学院的发展不偏离正确的方向,始终坚守职业教育的初心。


3.塑造品牌的文化名片

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独特的大学文化是形成品牌差异化的关键。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这则校训,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清晰的职业导向和积极的精神追求,成为学院对外展示形象、提升社会美誉度的一张亮丽文化名片。它向企业、社会和学生家长传递了学院严谨治学、注重品德、强调实践的办学特色。


4.滋养师生的精神沃土

对教师而言,校训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标尺,激励他们既要做学问之师,更要做品行之师。对学生而言,校训是成长成才的座右铭,引导他们规划大学生活、树立远大理想、锤炼过硬本领。它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滋养着一代代师生的心灵,塑造着他们的品格与人生。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敬德修业、敬学笃行”,是其历史传承、办学理念和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它源于传统,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不仅在过去指引了学院的整合与发展,也必将在未来继续作为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学院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这八个字所蕴含的智慧与力量,将继续照亮每一位浙纺服人的前行之路。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5227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41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