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有哪些专业,几个校区(广西自然资源学院专业校区)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以服务自然资源行业为特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自成立以来,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广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院的专业设置高度聚焦“自然资源”这一核心领域,涵盖了土地资源、测绘地理信息、矿产资源、建筑环保等多个方向,构建了与产业链紧密对接的专业群体系,旨在为国土空间规划、资源勘查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及相关工程技术服务领域输送大量紧缺人才。在校区布局上,学院目前拥有一个主校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该校区是学院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的核心基地,集中了绝大部分的教学资源和实验实训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平台。学院秉持“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其专业设置不仅体现了行业前沿动态,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育,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劲,为区域自然资源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学院概况与办学定位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并接受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业务指导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立足于广西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和蓬勃发展的相关产业,致力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劳动者。其办学定位清晰明确,即紧紧围绕自然资源调查、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全产业链,打造特色鲜明、区内一流、国内有影响力的高职院校。学院深度融入区域经济,服务行业企业,其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模式均与行业标准、企业需求相对接,确保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校区分布与基础设施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目前主要拥有一个校区,即位于广西南宁市的主校区。该校区是学院办学的主体和核心,集成了所有的教学、实训、行政管理和学生生活功能。

  • 地理位置:南宁主校区坐落于南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便于与行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也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 校园环境:校园规划科学合理,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体育场馆、学生公寓等建筑现代且功能完善。
  • 实训条件: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投入巨资建设了各类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和实验室。这些实训场所紧密对接专业课程,模拟真实生产场景,如测绘仿真实验室、岩矿鉴定实验室、GIS数据处理中心、工程制图实训室、无人机操控实训场等,为学生锤炼扎实的实操技能提供了顶尖平台。
  • 未来发展: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内涵建设的持续深入,未来根据发展需要,不排除规划建设新校区的可能性,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综合办学实力。

专业体系建设与特色

学院的专业体系构建以自然资源为核心,辐射上下游产业,形成了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布局。所有专业均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确保与广西乃至全国的产业发展战略同频共振。其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行业导向鲜明:专业设置直接对应自然资源行业的各个环节,从资源勘查、评价到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形成了完整的专业链。
  • 跨界融合紧密:许多专业体现了自然资源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工程技术、环境科学的深度融合,符合智慧国土、数字矿山等行业发展新趋势。
  • 实践能力突出: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环节占比高,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顶岗实习、项目化教学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土地资源与管理类专业群

该类专业群是学院的传统优势和核心特色所在,主要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不动产登记、土地整治、城乡规划等领域。

  • 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本专业培养掌握土地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法规等知识,能从事国土资源数字化调查、数据库建设、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核心课程包括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法规、GIS应用、遥感技术等。
  • 不动产登记与管理:面向不动产登记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产中介等,培养熟悉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与政策,能进行权籍调查、房产测量、信息录入、档案管理等业务的专门人才。
  • 城乡规划:培养掌握城乡规划设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参与小城镇和乡村的规划编制、规划咨询与管理工作的技术人才。注重空间规划软件的应用和实务操作能力。
  • 工程测量技术:虽然常被归于测绘类,但其与土地管理息息相关。培养能够从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规划测量、建筑工程测量、变形监测等工作的专业技能人才,是工程建设和土地管理的“先行官”。

测绘地理信息与技术类专业群

该专业群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测绘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是支撑数字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技术领域,也是学院的重点发展方向。

  • 工程测量技术(如前所述,具有交叉属性):侧重于各类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中的测量服务工作。
  •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培养掌握利用无人机、卫星等平台获取的影像数据进行4D产品生产、三维建模、资源监测、环境遥感解译等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该专业技术含量高,应用前景广阔。
  • 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是测绘技术与土地管理的深度交叉专业。培养既懂测绘外业数据采集,又懂内业地籍数据库建设、管理和应用的综合型人才,直接服务于不动产统一登记和智慧政务。
  • 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技术:培养掌握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采集、处理、管理、分析和制图技能,能从事GIS软件应用、二次开发、空间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等工作的人才。是自然资源、城市规划、应急管理等多个领域的重要技术支持。

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类专业群

依托广西“有色金属之乡”的资源优势,该专业群致力于培养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矿业管理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人才。

  • 矿产地质勘查:培养能从事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勘查、矿产资源评价等工作的人才。学生需掌握地质填图、物化探方法、钻探编录、矿产储量计算等技能。
  • 工程地质勘查:服务于土木工程、水利水电、交通建设等领域,培养能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地基处理等工作的技术人才,确保工程建设的地质安全。
  • 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针对广西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培养能够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监测、危险性评估及防治工程设计的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于防灾减灾事业。

建筑工程与环境保护类专业群

该专业群延伸了自然资源产业链,聚焦于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 建筑设计:培养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从事中小型建筑的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表现设计等工作的技术人才,注重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培养。
  • 建筑工程技术:培养面向建筑施工、监理、管理等企业,掌握施工技术、项目管理、质量验收等知识的应用型人才,是建设行业的骨干专业。
  • 环境工程技术:培养能够从事环境监测、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环保咨询等工作的技术人才,服务于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 生态环境修复技术:一个新兴前沿专业,聚焦于矿山生态修复、土壤污染治理、水体生态修复等领域,培养能够进行生态调查、修复方案设计与施工管理的专门人才。

智能技术与应用类专业群

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化发展趋势,学院积极布局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推动传统自然资源类专业与智能技术的融合。

  • 无人机应用技术:培养掌握无人机操控、维护、航拍、航测数据处理等技能的人才,广泛应用于测绘、资源调查、农业、电力巡检等多个领域,是提升传统作业效率的利器。
  • 大数据技术:结合自然资源行业海量数据处理的需求,培养能进行数据采集、清洗、存储、分析与可视化的人才,为地质大数据、国土空间大数据等应用提供支撑。
  • 物联网应用技术:培养能够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物联网系统的人才,可应用于智能矿山监测、地质灾害实时监测、智慧农业等领域,实现资源的智能化监控与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前景

学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竞争力。全面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与众多自然资源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广泛开展“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培养形式,实现招生与招工、上课与上岗、毕业与就业的有机衔接。学院还积极鼓励学生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1+X”证书制度,拓宽就业渠道。由于专业设置紧密对接行业需求,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深受广西区内外国土资源、测绘地理信息、地质矿产、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行政事业单位和相关企业的欢迎,就业率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职业发展前景广阔。毕业生多从事技术员、工程师、项目经理等岗位,成为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力量。学院的专业设置是一个动态优化调整的过程,会根据国家政策导向、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变化进行适时更新和增设。
因此,对于考生和家长而言,在选择专业时,除了参考现有的专业目录,还应密切关注学院官方发布的最新招生信息,以便获取最全面、最准确的资讯,做出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选择。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以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务实的育人理念和良好的就业口碑,正成为八桂大地上一颗璀璨的高职教育明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6898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45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