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巴职院校训历史)

综合评述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其精神风貌与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深深植根于学院所处的独特地域文化与时代使命之中。作为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内的重要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的校训不仅承载着对学子的殷切期望,更折射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深层内涵。其校训的确立与演变,与学院自身的发展历程、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战略定位以及巴州地区丰富的文化底蕴紧密相连。理解其校训,不能脱离这片热土的历史积淀与现实需求。从建校初期的探索,到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凝练,校训的最终形成是一个动态的、不断丰富的文化过程。它既是学院办学理念的宣言,也是指引师生行为的精神灯塔,在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道路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凝聚、引导和激励作用。探寻其历史,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把握这所学院的内在灵魂与发展动力。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深度解读与历史溯源


一、 引言:地域背景下的精神标识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辽阔壮美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这片土地不仅拥有博斯腾湖的烟波浩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苍茫雄奇,更孕育了多元一体、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学院作为自治州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其校训自然而然地浸染了这片土地的基因。它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学院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方针、区域发展战略以及自身育人目标,逐步凝练而成的思想结晶。校训如同一面旗帜,昭示着学院的办学方向,对内凝聚人心,对外展示形象。
因此,对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探讨,必须置于一个宏大的时空背景之下,从历史、地域、教育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审视。


二、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正式表述与核心内涵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厚德强技,笃学创新”。这八个字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指明了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路径。


1.“厚德”:立身之基,价值引领

“厚德”一词,源远流长,源自《易经》中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指君子应效法大地的胸怀,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在学院的校训中,“厚德”被置于首位,凸显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 品德修养是基石: 它强调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放在首位,要求学生陶冶高尚情操,恪守职业道德,养成诚信、仁爱、责任、奉献的品格。在多元文化交融的巴州地区,“厚德”更蕴含着维护民族团结、爱国守边、服务社会的深层要求。
  • 职业精神是核心: 对于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而言,“德”不仅指个人私德,更包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以及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

“厚德”是“强技”的方向保障,确保所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够将才能用于正途,为社会创造积极价值。


2.“强技”:立业之本,能力核心

“强技”直接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和核心目标。它强调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练就过硬的技术技能,成为所在领域的行家里手。

  • 实践能力是关键: 职业教育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强技”要求学院的教学活动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训中成长,具备解决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
  • 技术精湛是追求: 它鼓励师生追求技艺的精湛与娴熟,不满足于一般性掌握,而要向着更高的技术等级和工艺水平迈进,契合国家对于培养大量技术技能人才、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需求。

“强技”是学生在未来职场安身立命、实现个人价值、贡献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3.“笃学”:成长之路,态度保障

“笃学”意为专心致志、坚持不懈地学习。它强调的是学习的态度和过程。

  • 勤奋专注是前提: 无论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技能技术的掌握,都需要沉下心来,刻苦钻研。“笃”字体现了学习的恒心与毅力,反对浮躁与浅尝辄止。
  • 终身学习是理念: 在知识和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笃学”也蕴含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要求,鼓励学生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更新知识储备,适应时代发展。

“笃学”是达成“厚德”与“强技”目标的必由之路,没有踏实的学习过程,一切目标都将成为空中楼阁。


4.“创新”:发展之魂,时代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将“创新”纳入校训,反映了学院的前瞻性眼光和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

  • 勇于探索是精神: 它鼓励师生不墨守成规,敢于质疑,勇于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在学习和工作中具备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 解决问题是目的: 职业教育的创新更多体现在技术应用层面的革新和优化,旨在更高效、更优质地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创新”为“强技”注入了活的灵魂,使技术技能不再是简单的重复操作,而是充满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这八个字相辅相成:“厚德”是方向,“强技”是目标,“笃学”是路径,“创新”是升华。它们共同构筑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完整的人才培养价值观体系。


三、 校训的历史演变与文化根基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并非一蹴而就,其形成过程与学院的发展历史息息相关,并深深植根于巴州独特的区域文化土壤之中。


1.学院发展历程中的校训凝练

学院的创办与发展,始终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同频共振。在筹建和早期发展阶段,学院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夯实基础、规范办学、扩大规模。在此期间,可能已有一些初步的、不成文的理念在引导着师生。
随着办学实践的深入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学院需要一种更加系统、凝练的文化表述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总结多年办学经验、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借鉴国内外优秀院校理念的基础上,学院最终正式确立了“厚德强技,笃学创新”这一校训。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学院自我认知不断深化、办学理念日趋成熟的表现。校训的确定,标志着学院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后续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地域文化的深刻烙印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维吾尔、回、哈萨克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的文化具有鲜明的多元性与包容性。

  • 草原文化的浸润: 蒙古族草原文化中蕴含的崇尚自然、敬畏生命、勇敢坚韧、诚实守信的品质,与校训中“厚德”的要求高度契合。草原民族的实用主义精神和精湛的骑射、畜牧技艺,也暗合了“强技”的内涵。
  • 兵团精神的熏陶: 巴州境内有广袤的兵团垦区,兵团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是“笃学”和“创新”的生动体现。这种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院的价值取向。
  • 丝路文明的遗韵: 巴州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丝路精神,为校训注入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阔视野。

因此,校训虽是通用的汉语表达,但其精神内核却饱含着浓郁的新疆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气息。


四、 校训在办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校训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将“厚德强技,笃学创新”的理念全方位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


1.在教育教学中落地生根

  • 课程思政强化“厚德”: 学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 实训基地保障“强技”: 建设符合行业标准的校内实训基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行“现代学徒制”等模式,确保学生技能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 教学模式促进“笃学”: 改革教学方法,倡导项目式学习、案例教学等,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 竞赛活动激发“创新”: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设立创新工作室,鼓励学生进行技术革新和创业实践。


2.在校园文化中蔚然成风

  • 环境熏陶: 在校园内的建筑、道路、宣传栏等醒目位置展示校训,使其随处可见、深入人心。
  • 活动承载: 通过举办“技能文化节”、“道德讲堂”、“优秀校友报告会”、“科技创新活动”等,使校训精神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生动诠释和传承。
  • 榜样引领: 评选表彰在品德、技能、学习、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师生,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践行校训。


3.在人才培养中结出硕果

在校训精神的指引下,学院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许多毕业生成为本地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和管理者,为巴州乃至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们的成功实践是对校训价值的最好证明。


五、 校训的时代价值与未来展望

进入新时代,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空前,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面对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强技”和“创新”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学院需要紧跟技术发展前沿,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培养更多适应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业态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于此同时呢,在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下,“厚德”教育中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愈发关键。“笃学”则要求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变迁的终身学习能力。

展望未来,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将继续作为学院发展的定盘星和导航仪。它需要在一代代师生的传承中不断焕发新的活力,也需要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中进一步拓展其外延。学院将继续深化校训精神的阐释与实践,使其真正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推动学院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区域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的职教力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8967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207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