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新疆职业大学学校简介,校史概述(新疆职大校史简介)

综合评述新疆职业大学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鲜明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自创立以来,始终紧密围绕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扎根新疆大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的发展历程,是新疆现代职业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缩影,深刻反映了国家对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历经数次更名、合并与体制调整,每一次变革都顺应了时代的需求,提升了办学层次与综合实力。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厚德、励学、笃行、创新”的校训精神,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内涵建设。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聚焦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在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形成了与区域产业升级相匹配的专业群布局。
于此同时呢,学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构建了和谐共进的育人环境,为维护边疆稳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出了积极贡献。展望未来,新疆职业大学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疆内一流、全国知名的高水平职业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将继续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疆篇章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正文
一、 学校概况与定位

新疆职业大学是一所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坐落于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拥有多个校区,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是新疆职业教育战线的重要力量。学校的办学定位清晰明确,即立足乌鲁木齐、服务全疆、面向全国、辐射中亚,致力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劳动者。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人才培养质量视为生命线。在专业设置上,紧密对接新疆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工、管、文、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目前开设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旅游管理、文化艺术、土木建筑、生物与化工等多个大类的高职专业,其中包含一批自治区级特色专业、重点专业及示范专业。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他们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高质量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硬件设施方面,学校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体育场馆以及学生公寓。特别是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投入巨资建设了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拥有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仿真模拟系统,确保学生能够在校内获得与实际工作场景高度一致的技能训练。
除了这些以外呢,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电子资源齐全,为师生教学科研提供了强大的信息资源支持。

学校积极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不仅与国内多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师资培训、学术交流和学生交换,还依托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与中亚周边国家的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展交流,探索国际合作办学的新路径,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开放办学水平。


二、 校史沿革与演进

新疆职业大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发展脉络与新中国特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息息相关。学校的创办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阶段:

(一) 创建与早期发展(1960年代-1970年代)

  • 初创奠基: 学校的前身可追溯至1962年成立的乌鲁木齐市职工业余大学。这一时期,学校主要面向在职职工开展业余教育和继续教育,旨在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适应当时工业化建设的初步需要。办学条件虽然艰苦,但为后续发展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 曲折前行: 在随后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冲击,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也一度中断,发展陷入停滞。一批教育工作者在困难条件下仍坚持办学理想,为学校的恢复保存了火种。

(二) 恢复调整与规范建设(1980年代-1990年代)

  • 恢复重建: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教育事业迎来新的春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学校得以恢复并步入正规化建设轨道。1985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新疆职工大学,办学层次和规模得到提升,逐渐从单一的业余教育向多种形式办学转变。
  • 探索转型: 这一时期,学校在继续做好成人学历补偿教育的同时,开始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的新模式,尝试举办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班,为向高等职业院校转型奠定了基础。学校的管理体制、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调整。

(三) 合并整合与升格跨越(2000年代)

  • 资源整合: 进入新世纪,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新疆职工大学与新疆纺织工业学校实质性合并。这次合并显著增强了学校的办学实力,拓宽了专业覆盖面,特别是强化了在轻工纺织领域的特色。
  • 更名升格: 合并后的学校迎来了发展的关键节点。2001年,学校正式更名为新疆职业大学,标志着其办学主体正式转变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这次更名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意味着学校进入了以高职教育为主的新阶段,办学定位更加清晰,发展目标更加明确。

(四) 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2010年代至今)

  • 聚焦内涵: 更名后的新疆职业大学,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学校积极参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等项目,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改革、实训条件改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完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 特色发展: 学校紧密结合新疆“三基地一通道”(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建设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需求,动态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重点建设了一批与区域经济紧密对接的特色专业群,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 立德树人: 学校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丰硕,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三、 办学特色与优势

经过数十年的积淀与发展,新疆职业大学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突出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产教融合深入,校企合作紧密

学校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办学的基本模式。通过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共建专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同组织教学等方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例如,与区域内大型企业集团合作开设“订单班”、“冠名班”,企业专家参与教学,学生提前接触企业文化和工作流程,有效缩短了就业适应期。学校还积极搭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员工培训,形成了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二) 专业布局优化,服务导向鲜明

学校的专业设置紧密围绕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例如,为服务新疆旅游兴疆战略,重点打造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群;为服务现代化工业体系建设,加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装备制造类专业的建设;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大力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电子信息类专业。这种动态调整、优化布局的机制,确保了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适销对路”,有效支撑区域产业发展。

(三) 实践教学突出,技能培养扎实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构建了“认知实习-课程实训-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引入企业真实生产案例和工艺流程,营造高度仿真的职业环境。
于此同时呢,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众多优质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践机会。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四) 民族团结聚力,育人环境和谐

作为地处多民族地区的高校,新疆职业大学始终将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校园稳定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开设相关课程、建设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等途径,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师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为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 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当前,新疆职业大学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稳定在万人以上,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多项办学指标位居自治区高职院校前列。

面向未来,新疆职业大学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学校的发展战略将聚焦于:

  •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三全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增强服务发展能力: 更紧密地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为新疆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依托地缘优势,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中亚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 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建设高水平智慧校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新疆职业大学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承载着时代的重托和社会的期望。全校师生员工将继续弘扬优良传统,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疆内一流、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职业大学而不懈奋斗,在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疆篇章的宏伟实践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9788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1.7972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