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西昌名族幼儿师范高等学院(西昌民族幼师高职)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西昌幼师”)是四川省唯一一所以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为特色的公办专科院校。学校立足凉山彝族自治州,辐射西南民族地区,致力于培养具有民族文化传承能力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幼儿教师。近年来,该校通过“校地合作”“产教融合”模式,构建了“双语+艺术+保教”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形成“民族性、师范性、开放性”三大办学特色。截至2023年,学校设有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等8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覆盖率达62.5%,毕业生在川滇黔民族地区幼儿园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90%。

西	昌名族幼儿师范高等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定位

学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幼儿师范学校,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专科院校。作为国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基地”,其核心定位为“服务民族地区、培育双语师资、传承民族文化”。目前在校学生规模达6800人,其中彝汉双语班占比37%,覆盖四川、云南、贵州等12个民族地区。

年份在校生数民族学生占比双语班级数
2015220028%12
2018350034%18
2023680037%29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布局

学校构建以学前教育为核心,早期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协同发展的“1+3”专业群。其中学前教育专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水平专业,开发《彝族民间舞蹈》《羌绣工艺》等12门民族文化特色课程。2023年新增“智慧幼教”方向,引入虚拟现实保育实训系统。

专业名称省级重点建设民族文化课程占比对口就业率
学前教育45%92.3%
早期教育28%89.7%
音乐教育32%86.5%
美术教育37%85.2%

三、师资队伍结构

现有教职工42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8%,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76%。组建“民族教育专家+幼儿园名师”协同教学团队,聘请12位非遗传承人担任客座教授。2023年师生比达1:16,优于全国高职高专平均水平。

职称类别占比企业实践经历民族师资比例
正高级22%85%18%
副高级35%79%24%
中级28%67%35%
初级15%52%43%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推行“三阶段递进式”培养体系:第1-2学期夯实文化基础,第3-4学期开展“园校交替”实训,第5-6学期进行顶岗实习。与凉山州内32所示范幼儿园共建“教学-实践-就业”一体化基地,实施“双导师制”指导。近五年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

五、科研与社会服务

建有“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承担教育部“民族地区双语师资培养”专项课题。2020-2023年横向课题经费达850万元,为基层幼儿园开展教师培训年均超4000人次。开发的《彝汉双语绘本》被纳入四川民族地区幼儿园教材目录。

六、校园文化建设

打造“一廊三馆”文化矩阵:民族文化长廊展示彝绣、漆器等非遗作品;儿童美术馆、音乐厅、民俗馆定期举办师生作品展。每年举办“火把节”文艺汇演、“彝文书法大赛”,形成“技能+文化”双元育人氛围。

七、信息化建设水平

投入3200万元建设智慧校园,开发“云上幼教”虚拟仿真平台,涵盖12类保育情景模拟。建成覆盖川滇黔的远程教育资源库,拥有在线课程248门,其中《民族游戏创编》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

八、发展挑战与对策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民族地区幼儿园岗位需求增速放缓,二是“双语+艺术”复合型师资培养成本较高,三是数字化转型中实训设备更新压力大。对此,学校计划深化“东西部地区高职协作”,与长三角院校共建师资培训联盟,争取中央财政专项支持。

通过多维度分析可见,西昌幼师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领域已形成显著优势。未来需在专业国际化、产教融合深度、数字资源开发等方面持续突破,巩固“民族幼教人才培养高地”地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5952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207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