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广西经济职业学院思政教育评价)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综合评述广西经济职业学院作为一所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其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整体育人工作中占据核心地位。学院深刻认识到,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不仅具备精湛专业技能,更拥有坚定政治信仰、高尚职业道德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此,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将其全方位、全过程地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总体而言,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系统化构建与特色化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其工作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理论灌输与实践养成的统一,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的协同,线上引导与线下教育的结合。通过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学院努力使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于教学、管理、服务各方面,力求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在教育内容上,既牢牢把握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又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培育,并融入丰富的广西地方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增强了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在教育方法上,不断探索创新,尝试采用更贴近“00后”学生认知习惯的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教育渠道,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得到持续提升。当然,如同许多高职院校一样,其在理论研究的深度、师资队伍的全面优化以及应对新时期网络思潮挑战等方面,仍存在持续改进和深化的空间,但其整体的建设方向明确,工作扎实,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和价值支撑。广西经济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详细阐述
一、 教育理念与顶层设计:筑牢“立德树人”的根基广西经济职业学院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学院发展的战略高度,其顶层设计充分体现了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深刻理解和坚决贯彻。

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学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要点以及各项规章制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均得到了明确和强化,确保了思政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学院致力于构建“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责任,更是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使命。学院要求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深入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使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紧密结合。
于此同时呢,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学业生涯全过程,并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网络媒体、生活社区等全方位载体予以实施,形成了强大的育人合力。
二、 主渠道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创新与实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核心课程。广西经济职业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建设和改革,力求将其打造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

在教学内容上,学院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必修课程,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全面地进入课堂、进入学生头脑。
于此同时呢,教师们注重将宏大理论叙事与鲜活现实案例相结合,特别是紧密结合广西的区域发展成就、国家重大战略(如乡村振兴、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以及行业企业的生动实践进行讲解,使理论不再抽象,而是变得可感、可知、可信,增强了课程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在教学方法上,学院积极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摒弃传统的“满堂灌”模式,广泛采用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情景模拟等多种互动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主题演讲、辩论赛等,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和思考能力。
除了这些以外呢,学院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利用在线课程平台、移动学习APP等工具,建设线上教学资源库,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标准,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通过定期组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学术交流、课题研究以及赴红色教育基地和实践一线考察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素养,确保主渠道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 日常思想引领与管理:精细化的学生工作体系课堂之外,日常的思想引领和管理服务是巩固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环节。广西经济职业学院建立了以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为骨干的精细化学生工作体系。

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学院选优配强辅导员,并通过系统培训、职业能力大赛、工作沙龙等形式,提升其政治引导能力、心理疏导能力、就业指导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辅导员们深入班级、宿舍,通过主题班会、谈心谈话、学业预警、困难帮扶等方式,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疏导情绪、解决困难,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将思想教育融入日常管理的点点滴滴之中。

党团组织建设发挥着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学院切实加强学生党支部和共青团组织的建设,严格党员发展程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通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团日活动、青年大学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等,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学生党员和团员在学风建设、志愿服务、校园文化活动中亮身份、作表率,形成了积极的带动效应。

学生社团活动是思想引领的重要载体。学院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健康发展,鼓励成立理论学习型社团(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社),并广泛开展文化艺术、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各类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四、 校园文化与环境育人:浸润式的氛围熏陶校园文化是无声的教科书,环境育人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独特功效。广西经济职业学院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院定期举办品牌性文化活动,如科技文化艺术节、职业技能大赛、国学经典诵读、红色歌曲合唱比赛、优秀校友报告会等。这些活动寓教于乐,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工匠精神、诚信意识、职业道德等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学院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建设,着力优化 physical environment(物理环境)和 cultural atmosphere(文化氛围)。通过设立校园宣传栏、文化长廊、名人雕塑、校史馆等,展示办学理念、校训精神、优秀师生事迹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校园的每一处景观、每一个角落都能发挥育人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时时处处接受正向能量的熏陶。

此外,学院还特别注重网络文化建设,管好用好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主动发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引导,抵制错误思潮和不良信息的传播,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五、 实践育人与职业素养融合:凸显职业教育特色作为职业院校,广西经济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外注重与实践相结合,与职业素养培育相融合,这是其最鲜明的特色之一。

学院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三下乡”社会调查、支教助学、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区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奉献社会,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实习实训是高职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时机。学院要求实习指导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技能操作,更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安全生产意识、纪律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的教育。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引入企业文化的优秀元素,让学生提前感受和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文化氛围,培育其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学院还积极举办职业素养教育活动,如邀请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优秀企业家进校园举办讲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面试、诚信教育主题活动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成才观,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做好从“校园人”向“职业人”转变的各项准备。
六、 挑战与持续改进方向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广西经济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要持续改进的方面。

社会思潮多元化带来的挑战日益加剧。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时代,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通过网络平台广泛传播,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复杂影响,如何有效辨析和引导,增强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是亟待加强的课题。

教育资源的均衡性与师资队伍的深度仍有提升空间。如何进一步加大对思政工作的投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引进和培养更多高水平的思政课教师和专业带头人,提升整体教学研究能力,是需要长期努力的方向。

再次,教育模式的创新需持续深化。如何更精准地把握“00后”乃至“05后”高职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和心理需求,进一步探索他们更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和话语体系,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转变,真正让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仍需不断探索和实践。

面对这些挑战,学院需要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聚焦薄弱环节,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升其时代感和实效性,以期更好地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0966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83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