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是双一流高校吗,简单介绍(承德技术学院双一流?)

关于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是否为“双一流”高校的综合评述在探讨“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是否为‘双一流’高校”这一问题时,首先必须明确“双一流”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核心内涵与定位。“双一流”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重大战略,旨在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其评选对象主要面向办学实力雄厚、学科优势突出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并侧重于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和高水平科研创新。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从其名称即可清晰判断,是一所专注于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教育与“双一流”所聚焦的学术型、研究型高等教育分属不同的教育类型和体系,二者在办学目标、人才培养定位、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职业教育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重点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因此,从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政策界定、评选范围和教育体系分类来看,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并非“双一流”建设高校。这一结论并非是对学院办学质量的否定,而是基于不同类型教育体系分类评价的客观事实。准确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的真正定位、特色与价值,避免陷入以单一学术标准衡量所有类型高校的误区。该学院的价值体现在其深耕职业教育领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这与“双一流”的评价维度不同,但同等重要。

“双一流”建设战略的内涵与遴选标准

要准确回答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是否属于“双一流”高校,必须深入理解“双一流”战略的深层含义。“双一流”建设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根本目标是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显著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这一战略具有几个鲜明的特征:其面向的主体是普通高等学校,特别是具备较强科研实力和人才培养能力的本科及以上层次院校。评选过程极其严格,注重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学科建设水平、师资队伍质量、科学研究成果、社会服务贡献以及国际化程度等多维指标。“双一流”实行动态调整机制,不搞终身制,鼓励竞争,优胜劣汰,以确保建设成效。

“双一流”的遴选标准聚焦于“一流”和“特色”。所谓“一流”,是指在可比办学指标上和国际评价体系中进入先进行列,拥有一定数量的国际领先学科。所谓“特色”,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独特优势,能够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或在某些领域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显然,这些标准的核心指向是学术创新能力和顶尖人才培养能力,这与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功能定位高度契合。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的基本定位与办学性质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是一所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从其性质来看,它属于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使命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熟练技能,能够胜任一线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与普通本科教育,特别是“双一流”高校所侧重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从事前沿科学研究的定位有着本质的区别。

学院的命名本身就清晰地反映了其办学方向:“应用技术”强调了其教育内容侧重于技术的实际应用而非理论探索;“职业”则明确了其人才培养直接对接职业岗位需求的特性。
因此,学院的办学重心在于:

  • 实践教学:构建以实训为主的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实操技能。
  • 产教融合:紧密对接产业链,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开展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
  • 服务地方:立足承德市乃至河北省的产业布局,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 职业导向: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职业标准为依据,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这种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的办学模式,决定了其评价体系与“双一流”的学术评价体系分属不同轨道。

职业教育与“双一流”评价体系的本质差异

将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与“双一流”高校进行比较,实际上是在对比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评价范式。这种差异是系统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双一流”高校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学术精英和行业领军人才。而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他们更侧重于解决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具体技术问题。

师资队伍结构要求不同。“双一流”高校强调拥有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大量的博士学历教师和强大的科研团队,看重教师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高职院校则更注重教师的“双师”素质,即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或技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行业企业实践经验,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再次,科研与社会服务侧重点不同。“双一流”高校的科研侧重于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追求知识的前沿突破。高职院校的科研则更多地集中于应用技术研发、工艺改进、技术咨询和技能培训,直接服务于企业和社区,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评价指标权重不同。对“双一流”高校的评价,论文、专利、科研经费、国家级奖项、研究生培养质量等是核心指标。而对高职院校的评价,更看重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对口率、企业满意度、职业技能大赛获奖情况、社会培训规模等。

因此,用“双一流”的尺子去衡量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就如同用评价长跑运动员的标准去评价一位优秀的体操运动员,是不科学也是不公正的。两者各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使命。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的特色与价值所在

尽管不属于“双一流”序列,但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在其所属的教育类型和层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认清其非“双一流”的身份,恰恰是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和肯定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贡献。

学院立足于历史文化名城承德,紧密围绕河北省和承德市的产业发展规划,如文化旅游、绿色产业、大数据、智能制造等,设置了与之相匹配的专业群。这种专业设置确保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紧密对接,为学生顺利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建有符合行业标准的校内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并与众多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职业环境。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引入教学全过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一方面引进具有高学历的人才,另一方面更注重从企业聘请技术能手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除了这些以外呢,学院还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为区域劳动力素质提升和终身学习体系建设贡献力量。这些举措都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展现了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与优势。

正确看待高校评价与分类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内涵式发展和分类发展的新阶段。国家鼓励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个“一流”是多元的,既包括世界一流的学术研究型大学,也包括国内一流、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和高等职业院校。

对于像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这样的高职院校,其追求的“一流”应是:

  • 一流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扎实,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 一流的产教融合深度:与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合作模式创新,成效显著。
  • 一流的服务区域发展能力:成为支撑地方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 一流的职业教育品牌:在同类院校中形成鲜明特色和较高声誉。

因此,社会公众、考生和家长在评价一所高校时,应摒弃“唯名校论”、“唯学历论”的陈旧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成才观。选择大学的关键在于“适合”,即个人的兴趣、特长、职业规划与学校的办学定位、特色优势相匹配。对于立志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学生而言,一所像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这样专注于职业教育、办学扎实的院校,无疑是理想的选择,其价值丝毫不亚于某些学术型高校。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并非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这是由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分类和“双一流”战略的特定指向所决定的。这一事实并不影响学院作为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价值和地位。我们应该在职业教育的坐标系中,客观、公正地评价其办学成果和社会贡献,认可其在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协调发展,正是当前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1302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227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