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山西财专校训历史)

关于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校训的综合评述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作为一所有着深厚行业背景和鲜明办学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其校训不仅是学校精神的凝练表达,更是其办学历史、育人理念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学校的校训是“至诚至信,至善至技”。这八个字简洁而深刻地构筑了学校人才培养的基石。其中,“至诚至信”侧重于品德修养,强调为人处世要真诚守信,这是财经类从业者安身立命的根本,也与山西深厚的晋商文化中“诚信为本”的精神内核一脉相承。“至善至技”则侧重于能力与境界的追求,“至善”指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关怀,“至技”则强调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娴熟的实践能力,体现了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的鲜明特色。这一校训的历史渊源,深深植根于学校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财税干部培训,到成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再到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始终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为财政、税务、金融等领域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这个过程中,“诚信”与“技能”作为行业的核心要求,逐渐内化为学校的办学传统,并最终升华为如今的校训。它不仅是面向学生的谆谆教诲,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真实写照,承载着历史的积淀,指引着未来的方向,是学校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标识。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校训的深度解析


一、 校训的文本阐释与精神内核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的校训“至诚至信,至善至技”,虽然仅有八个字,但其内涵丰富,层次分明,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育人理念体系。

“至诚至信”是立德树人的根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诚”与“信”是核心的道德范畴。“诚”指内心真挚、无妄,是道德主体的自我修养;“信”指言行一致、恪守承诺,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对于财经类专业人才而言,诚信更是职业生涯的生命线。无论是处理公共财政资金,还是从事税务核算、金融交易,都必须以最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校训将“至诚至信”置于首位,明确宣告了学校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致力于培养值得信赖的财经工作者。这里的“至”字,表达的是一种极致追求,意味着不是一般地讲诚信,而是要达到最高境界的真诚与守信,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期许,也是一种现实主义的鞭策。

“至善至技”是成才立业的双翼。“至善”源于儒家思想,意指最高、最完美的善的境界。在现代教育语境下,它超越了单纯的技能传授,强调对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包括社会责任感的塑造、人文素养的培育以及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这与单纯培养“工匠”的区别在于,它要求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判断力,能够明辨是非,服务社会。“至技”则直接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即培养学生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强大的实践动手能力。在财经领域,“技”不仅指会计电算化、税务申报、金融分析等具体操作技能,也包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解能力、对复杂财务数据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至”字同样强调了对技能水平永无止境的追求,鼓励师生精益求精,成为行业内的能手、专家。
因此,“至善”与“至技”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德技双馨”的人才培养目标,避免了重技轻德或重德轻技的片面性。


二、 校训的历史溯源与时代演进

校训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它是学校办学历史长期积淀的产物,其精神内核伴随着学校的发展而不断清晰和强化。

学校的办学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叶。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急需大量的财税管理干部。学校的前身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主要承担着为山西省乃至全国财税系统培训在职干部的任务。在那个年代,对财税工作人员的要求首先就是“政治过硬、作风正派、业务精通”。其中,“作风正派”就蕴含着忠诚可靠、廉洁奉公的诚信要求,而“业务精通”则是专业技能的直接体现。这一时期,虽然尚未有形式上的校训,但“诚信”与“技能”的基因已经深深植入学校的血脉之中,成为初期的、不成文的办学传统和行为准则。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对财经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学校也经历了从中等专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在这一阶段,面对市场经济的浪潮,财经领域的职业道德风险凸显,社会对财经人员的诚信品质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于此同时呢,技术的进步也使得财经工作的技术含量大幅提升。学校深刻认识到,必须将“诚信教育”和“技能培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于是,在总结多年办学经验、凝练办学特色的过程中,将这种历史传承和时代要求相结合,正式提出了“至诚至信,至善至技”的校训。这一校训的确立,标志着学校对自身育人理念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自发走向自觉,从传统走向系统。

进入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大改革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国家倡导“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的校训与这些时代强音高度契合。“至诚至信”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价值的极致化表达和行业化落实;“至善至技”则完美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艺,还要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道德情操。
因此,校训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继续指引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实践。


三、 校训与地域文化的内在联系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坐落于山西这片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土地之上,其校训精神不可避免地受到深厚地域文化,特别是晋商文化的浸润和影响。

闻名天下的晋商,其成功之道的核心就是“诚信”二字。晋商信奉“诚信为本,以义制利”的经营哲学,将信誉视作商号的命脉。历史上晋商票号之所以能够“汇通天下”,靠的正是其在客户中建立起的坚不可摧的信用。这种流淌在三晋大地血液中的商业诚信文化,为学校校训中的“至诚至信”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和生动的历史注脚。学校将诚信置于校训之首,可以看作是对晋商优秀商业文化遗产的自觉继承和弘扬,是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的明智之举。

同时,晋商的成功也离不开其精明的商业头脑和卓越的管理才能,这可以理解为一种 historical 的“技”。他们开创的联号制度、人身顶股制、严格的号规等,都体现了高超的商业智慧和运营技巧。校训中的“至技”,在传承晋商文化时,将其历史上的商业智慧与现代财经专业技能相衔接,鼓励学生像历史上的晋商一样,不仅要做道德上的君子,也要做业务上的能手,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掌握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立足和发展的过硬本领。

因此,校训“至诚至信,至善至技”不仅是学校自身的办学指南,也是山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晋商精神在当代职业教育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它使得学校的育人工作具有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根基。


四、 校训在办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校训的价值在于践行。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将校训精神全方位、全过程地融入到了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

  •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学校在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明确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课程作为必修内容,并将“诚信品质”作为核心素养指标贯穿于所有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
    于此同时呢,构建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确保“至技”落到实处。
  •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会结合大量真实案例,特别是财经领域的正反案例,引导学生讨论诚信的重要性,理解失信的巨大危害,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在技能训练中,则强调规范操作、精益求精。
  •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通过举办“诚信讲堂”、“技能大赛”、“优秀校友报告会”等活动,营造崇尚诚信、追求卓越的校园氛围。将校训刻于醒目之处,使其成为校园环境的一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师生。
  • 在学生管理服务中:学校将诚信表现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对于考试作弊、学术不端等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坚决维护校训的严肃性。
    于此同时呢,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服务,引导学生向善向上,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五、 校训对师生成长的深远影响

校训如同一种无形的力量,塑造着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深刻影响着每一位师生的成长轨迹。

对于学生而言,从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至诚至信,至善至技”就成为他们大学生活的座右铭。它告诫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它激励学生,要刻苦钻研,掌握一技之长,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许多毕业生在回顾大学生涯时,都深感校训对他们职业生涯的深远影响。正是在校训的熏陶下,他们懂得了作为一名财经人员,手中的笔、经手的账目、处理的数据,都关乎国家利益、企业命运和个人信誉,从而在工作中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恪守职业操守。

对于教师和管理人员而言,校训是一种职业要求和精神鞭策。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以身作则,成为学生诚信的榜样和技能的导师。它要求管理人员在制定政策、处理事务时,也要秉持诚信、公正的原则,服务师生,追求卓越。校训将全校师生凝聚在同一价值目标之下,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共同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的校训“至诚至信,至善至技”,是其历史传统的结晶、时代要求的回应、地域文化的体现和育人实践的指南。它结构严谨,内涵深刻,既立足行业特色,又超越功利局限,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在未来的岁月里,这八字校训将继续作为学校的灵魂标识,引领着一代代财专人砥砺前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2153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86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