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校训是什么,详细阐述(沈阳航院校训详解)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校训的综合评述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作为一所依托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创办的独立学院,其校训不仅是对母体学校深厚文化底蕴的传承,更是其自身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校训作为一所大学的精神图腾与文化核心,对内凝聚师生共识、规范行为操守,对外展示学校形象、彰显教育品格。北方科技学院的校训深刻融合了航空航天领域所特有的严谨求实、探索创新、报效家国的行业精神,与当代中国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它超越了简单的文字符号,成为一种激励学子成长、引领学校发展的精神力量。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深刻理解和践行校训,对于学院明确自身定位、打造特色品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
下面呢将对该校训进行全方位的深入剖析与阐述。校训的文本内涵与精神解读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的校训为“德能并进,勇毅翔远”。这八个字凝练而有力,结构工整,意蕴深远,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分别从品格修养、能力锻造、意志磨练和理想追求四个维度,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和崇高的目标。

德能并进——奠定了人才培养的基石。“德”与“能”是衡量人才的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维度,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德”居首位,强调了育人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树人。它涵盖了多个层面的内涵:

  • 个人私德:要求学子具备诚实守信、正直善良、谦虚谨慎、自律自省的基本道德品质。
  • 社会公德:培养遵守秩序、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维护公益的社会责任感。
  • 职业操守: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及相关工程技术领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敬畏科学、严守规范的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至关重要。
  • 家国情怀:这是“德”的最高层次,要求学生心怀祖国,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使命担当。

“能”是立足社会的本领。它指向的是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专业能力:指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这是应用型人才的看家本领。
  • 实践能力:强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这与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高度契合。
  • 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不墨守成规,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
  • 综合素养:还包括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适应未来社会的多种挑战。

“并进”是核心方法论。它强调“德”与“能”不是割裂的,而是辩证统一的。不能重德轻能,成为空谈家;也不能重能轻德,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甚至危险品。必须坚持二者同步提升、协同发展,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共同支撑起一个完整的人才架构。

勇毅翔远——擘画了志向抱负的蓝图。这部分充满了动感和力量感,极具航空航天特色,寓意深远。

“勇毅”侧重于精神意志的锤炼。“勇”代表的是勇气、胆识和担当。它鼓励学生:

  • 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面对科学和技术上的难题。
  • 勇于挑战自我极限,不断突破能力和心理的舒适区。
  • 勇于承担责任,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退缩,有迎难而上的魄力。
  • 勇于坚持真理,不盲从权威,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
“毅”代表的是毅力、坚韧和执着。它培养学生:
  • 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能够为了目标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
  • 百折不挠的抗挫折能力,在失败和逆境中能够迅速调整,重新站起来。
  • 持之以恒的耐心,懂得伟大的事业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勇”和“毅”结合,构成了一个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既有敢为人先的闯劲,又有久久为功的韧劲。

“翔远”则是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和宏伟展望。“翔”字直接源自航空航天主题,形象生动。它象征着:

  • 自由翱翔于知识和技术的天空,学有所成,施展才华。
  • 超越自我,突破局限,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 如同飞机和航天器一样,凭借自身的“能”和“德”提供的升力,一飞冲天。
“远”字寓意深远。它代表着:
  • 目光长远,胸怀天下,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 追求卓越,永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向更高的境界迈进。
  • 事业有成,人生辉煌,能够走得更远,飞得更高,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深远的影响。

“翔远”以极具学科特色的浪漫意象,描绘了从母校起步,最终翱翔于广阔天地之间的壮丽人生图景。

校训与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北方科技学院的校训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与学院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相连,是其教育实践的灵魂指引。

校训回应了应用型大学的本质要求。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实践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能”——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实践动手能力,更要有“德”——良好的职业操守、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心。“德能并进”正是对这一需求最精准的概括。学院通过强化实验实训、校企合作、项目式教学等模式,着力提升学生的“能”;同时通过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校园文化活动等,全面培育学生的“德”。

校训继承了母体学校的行业基因。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具有鲜明的航空航天特色,这一行业本身就对从业者的品格和能力有着极端严格的要求。航空航天的严谨性、系统性和高风险性,要求工作者必须具备“勇毅”的心理素质——勇敢面对挑战,毅然地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而“翔远”更是直接寄托了投身航天、航空报国的远大志向。北方科技学院共享这一文化血脉,其校训自然深刻烙印着这一行业精神,激励学生向往蓝天、志在远方。

再次,校训契合了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中,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迫切需要大批既具有爱国奉献精神(德),又具有创新实践能力(能),还能勇于探索、坚韧不拔(勇毅)去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翔远)的青年人才。北方科技学院的校训完美对接了这一国家战略需求,赋予了学子们强烈的时代使命感。

校训在校园文化与实践中的体现与践行校训的生命力在于践行。北方科技学院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让“德能并进,勇毅翔远”的校训精神融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内化于师生的心中。

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渗透:校训是课程思政的核心元素。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能)的同时,会注重挖掘学科 history 中的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德),讲述行业先驱们攻坚克难的故事(勇毅),激发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探索欲望(翔远)。培养方案的设计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考核方式也注重对学习过程、团队项目和创新思维的评估,体现“并进”理念。

在学风建设与学术活动中彰显:学院倡导严谨求实、刻苦钻研的学风,这是对“能”与“毅”的实践。通过组织各类学术讲座、科技竞赛、创新论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能力、锻炼勇气的平台,鼓励他们“翔”出思路,“翔”出成果。在竞赛准备中,团队通宵达旦、反复调试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勇毅”品质最好的锤炼。

在思想政治与校园文化中滋养: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要仪式上,校训是必讲内容。校园中的标语、景观石、文化墙等物质载体,时刻提醒师生牢记校训。评选表彰“德能”标兵、创新创业典型人物,用身边人身边事生动诠释校训精神。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则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德),以及组织协调能力(能)。

在学生职业发展与人生规划中引领:就业指导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相结合(德),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能)。鼓励学生到艰苦岗位、重点领域去建功立业,考验他们的“勇毅”精神,最终实现“翔远”的人生价值。校友中的成功典范,成为校训精神最有力的证明和宣传。

总结与展望“德能并进,勇毅翔远”这八字校训,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办学历史的结晶,是其教育理念的宣言,也是其面向未来的承诺。它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精神锤炼和目标引领四个层面,构建了一个完整而先进的育人体系。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版图中,北方科技学院通过坚守和践行这一富有特色的校训,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身份标识和核心竞争力。它培养的学生,注定不仅是拥有扎实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更是具备高尚道德情操、坚强意志品质和远大理想抱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将从这里起飞,凭借“德能”提供的强大动力,以“勇毅”之姿,搏击长空,最终飞抵个人梦想与民族复兴相统一的辉煌远方。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2913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21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