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学校简介,校史概述(辽宁轨院校史简介)

综合评述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是一所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的省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其办学历史深厚,特色鲜明,是东北地区乃至全国轨道交通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院的发展历程,与中国铁路事业的演进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紧密相连,呈现出从单一到综合、从行业培训到学历教育的清晰脉络。学校前身可追溯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铁路职工学校,历经沈阳铁路机械学校、大连铁路运输学校等关键发展阶段,积淀了深厚的铁路行业基因和严谨的工程技术教育传统。进入新世纪,为适应国家轨道交通产业迅猛发展和高职教育改革浪潮,学校成功转型升格为高等职业学院,实现了办学层次的历史性跨越。学院始终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紧密对接轨道交通产业链,构建了以轨道交通类专业为核心、多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其铁道机车车辆、铁道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专业在区域内享有较高声誉。在办学实践中,学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拥有先进的实训设施和一批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产实际的学习环境和广阔的就业渠道。面向未来,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知名的高水平职业院校目标稳步迈进,持续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强国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详述


一、 学校概况与办学定位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地处辽宁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沈阳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作为一所以轨道交通类专业为特色和优势的高职院校,学院肩负着为辽宁省及全国轨道交通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学院的办学定位清晰明确,即立足辽宁,面向全国,服务轨道交通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秉承“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校训精神,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轨道交通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专业建设上,学院形成了与轨道交通产业链高度契合的专业布局。核心专业群紧密围绕铁道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两大领域,涵盖了从车辆、供电、信号、通信、工务到运营管理、维护检修等关键环节。
于此同时呢,学院也适时发展了一些与区域产业需求相匹配的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龙头、多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这种专业设置确保了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学院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不断完善。校园环境优美,教学、实训、生活设施齐全。尤为突出的是,学院建有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包括模拟驾驶实训室、车辆检修实训基地、轨道交通信号实训中心、供电技术实训室等,这些实训场所高度模拟真实工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动手实践的机会,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
除了这些以外呢,学院图书馆藏书丰富,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较高,为师生的教学科研和学习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师资队伍是学院发展的核心力量。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通过内培外引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许多教师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拥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他们能够将行业最新技术、标准和案例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学到最前沿、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于此同时呢,学院还聘请了大量来自轨道交通企业的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进一步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

二、 深厚绵长的校史沿革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的校史,是一部与新中国铁路事业同频共振、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休戚与共的奋斗史。其发展脉络清晰,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

(一) 初创与奠基时期(1950年代)

学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其恢复和建设急需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在此背景下,原铁道部在沈阳等地创办了多所铁路职工学校和技工学校,为铁路系统培养一线技术工人和基层管理人员。这些学校虽然规模不大,办学条件相对简陋,但它们秉承了铁路行业“严字当头、铁的纪律”的优良传统,开创了学院严谨治学的先河,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这一时期,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紧密结合铁路现场实际,强调技能训练和纪律养成,毕业生迅速成为铁路运输生产一线的骨干力量。

(二) 整合与发展时期(至20世纪末)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铁路事业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分散办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对更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合并与升格,学校逐渐形成了更为稳定的办学实体。其中,沈阳铁路机械学校和大连铁路运输学校等成为这一时期的核心组成部分。

  • 沈阳铁路机械学校阶段: 该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以培养铁路机务、车辆等方面的技术人才见长,形成了深厚的工程教育底蕴。学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拥有较强的实习工厂和实训条件,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技能训练平台。
  • 大连铁路运输学校阶段: 该校则侧重于铁路运输组织、调度指挥、客货运输管理等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在运输管理类专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两校各自在铁路系统的不同专业领域深耕细作,为行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在整个20世纪的后半叶,学校始终隶属于铁路部门管理,具有鲜明的行业办学特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实习安排等均紧密围绕铁路生产实际进行,学生毕业后大多直接进入铁路系统工作,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良性循环。这一时期,学校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也构建了与铁路企业紧密合作的传统,为日后升格为高职院校储备了必要的师资、设备和办学资源。

(三) 转型与跨越时期(21世纪初至今)

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深入推进,职业教育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
于此同时呢,全国铁路经历了数次大面积提速,高速铁路技术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在大中城市蓬勃兴起,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在量和质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中等专业教育层次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

为抓住历史机遇,提升办学层次,更好地服务行业发展,学校在辽宁省人民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积极筹备升格工作。通过对原有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最终成功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并定名为“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这一转变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其办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升格为高职院校后,学院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轨道交通产业升级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 办学理念更新: 更加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 专业结构优化: 在巩固传统铁路专业优势的同时,大力拓展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等相关新专业,并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配套专业,使专业体系更加现代化和系统化。
  •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广泛推行“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模式,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共同评价培养质量,使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 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除了学历教育,学院还积极开展面向企业在职员工的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成为区域轨道交通行业重要的继续教育和技能提升基地。

近年来,学院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交通强国”战略,不断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学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



三、 特色鲜明的专业与教学体系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和注重实践的教学模式。

(一) 聚焦轨道交通的专业集群

学院的专业设置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主要围绕轨道交通产业链进行布局。其骨干专业包括:

  • 铁道机车车辆类专业: 如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铁道车辆技术等,培养能够从事机车、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驾驶、检修、调试及技术管理的人才。
  • 铁道供电技术类专业: 培养掌握电气化铁道及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运行、检修、安装、调试能力的技术人才。
  • 铁道信号与通信类专业: 如铁道信号自动控制、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培养保障列车运行控制、调度指挥和信息传输安全的专门人才。
  • 铁道工程技术类专业: 培养从事铁道线路、桥梁、隧道的施工、维护、检测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类专业: 涵盖行车组织、客运组织、票务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为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培养运营管理人才。

这些专业与行业发展前沿紧密对接,课程内容及时融入高铁技术、智能化运维等新知识、新技术,确保了学生所学知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二) 深化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

学院深知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
因此,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其教学工作的突出特点。

  • 共建实训基地: 学院不仅建有高水平的校内实训基地,还与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企业共建了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基地为学生提供了顶岗实习、认识实习的真实场景,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前就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
  • 实施“订单式”培养: 学院根据合作企业的具体用人需求,开设“订单班”或“定向班”,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企业工程师参与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订单企业就业。这种模式有效提高了就业质量和对口率。
  • 引入职业标准: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将课程内容与职业要求相融合,推行“双证书”制度(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 项目化教学与技能竞赛: 广泛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
    于此同时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校园文化与学生发展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在注重技能培养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

(一) 传承行业精神的校园文化

学院深受铁路行业文化影响,将“安全、正点、高效、文明”的行业要求融入校园文化之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职业道德教育、安全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具备“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遵章守纪的纪律观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如科技文化节、职业技能展示、文艺汇演、体育竞赛等,为学生展示才华、锻炼能力提供了广阔舞台。学生社团活动活跃,涵盖了科技创新、文化艺术、体育健身、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兴趣和发展需求。

(二) 全方位的学生成长支持体系

学院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学生管理与服务体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

  • 思想政治教育: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学业指导与帮扶: 建立了学业预警和帮扶机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关注和帮助。推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学业规划和职业发展的指导。
  • 心理健康教育: 设有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配备专职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等服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资助服务体系: 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为主体,学校奖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资助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 就业创业指导: 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政策咨询、求职技巧培训、校园招聘会等服务。
    于此同时呢,鼓励和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开设相关课程,提供孵化平台。

通过上述举措,学院努力营造了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周到、充满活力的育人环境,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毕业生以其扎实的专业基础、过硬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许多校友已成为轨道交通领域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中坚。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这所与铁轨一同延伸、与时代并肩前行的学府,在其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为己任。从最初培养铁路技工的摇篮,到今天成为培育现代轨道交通高端技能人才的基地,学院完成了办学层次的华丽蜕变,但其植根行业、注重实践的基因未曾改变。面向未来,随着中国轨道交通网络愈发密集,技术迭代加速,特别是智慧铁路、智能运维等新趋势的出现,学院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它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拓展国际合作,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力争在服务交通强国战略和东北全面振兴的宏伟蓝图中,书写下更加辉煌的篇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属于自己的职教力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4087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283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