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广西交院校训历史)

综合评述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厚德 励学 笃行”这六个字,不仅是镌刻在校园内的金石之言,更是深深融入学院血脉的办学灵魂与精神图腾。它凝练地概括了学院在人才培养上的核心追求与价值导向,即品德修养、知识探索与实践能力的三位一体,不可偏废。这则校训的确立,并非一蹴而就,其背后是学院数十年办学历史的沉淀与升华,是与广西乃至全国交通事业大发展同频共振的产物。它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德才兼备”理想人格的推崇,同时又紧密结合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强调技术技能的应用与创新。“厚德”是根基,确立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师生以高尚的品德立身;“励学”是路径,体现了在知识和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刻苦钻研、终身学习的必要性;“笃行”是目标,凸显了职业教育知行合
一、注重实践的鲜明特色,要求将所学所思转化为服务交通行业和社会发展的真实本领。这则校训的历史,某种程度上就是学院自身从初创、发展到壮大的奋斗史的精神写照,它激励着一代代交院人砥砺前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因此,深入解读“厚德 励学 笃行”的内涵与历史,对于理解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文化基因及其社会贡献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 校训的文本内涵与深层解读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厚德 励学 笃行”,言简意赅,意蕴深远。每一个词语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明确的时代要求,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价值体系。


1.厚德:立身之本,价值基石

“厚德”一词,源远流长,出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本意是指大地宽厚,能够承载万物,君子应效法大地,修养深厚的德行,以包容和担当精神处世。将“厚德”置于校训之首,充分体现了学院将德育放在首位、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指导思想。

  • 道德修养的强调: 它要求师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职业教育领域,这尤其意味着要培养具备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诚信品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劳动者。
  • 职业精神的涵养: 对于未来将投身于交通这一基础性、服务性行业的学生而言,“厚德”更具有特殊的职业内涵。它意味着要具备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服务至上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对国家交通事业的热爱与忠诚。
  • 校园文化的核心: “厚德”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它通过各种课程思政、校园活动、榜样宣传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师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因此,“厚德”是学院对所有师生的基本要求,是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根基,缺失了“德”的支撑,再出色的才能也可能迷失方向。


2.励学:成才之路,动力源泉

“励学”即勉励学习、奋发求学。它汲取了中国古代“励精图治”、“学而不厌”的思想精髓,同时也呼应了建设学习型社会、鼓励终身学习的现代理念。

  • 刻苦钻研的态度: “励”字突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坚韧性。它倡导一种不畏艰难、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在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尤其是在交通技术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只有保持“励学”的精神,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不被淘汰。
  • 知识技能的追求: “学”不仅指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包括技术技能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作为高职院校,“励学”的重点在于鼓励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练就过硬的动手能力,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终身学习的理念: “励学”超越了校园学习的阶段,旨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它告诉学生,毕业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新一轮学习的起点,要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不断更新知识、提升技能。

“励学”为“厚德”提供了智慧和能力的支撑,也为“笃行”奠定了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是连接品德与实践的关键桥梁。


3.笃行:实践之要,最终目标

“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笃”意为忠实、专
一、踏实,“行”即行动、实践。“笃行”意指要切实地实行,专心致志地实践所学。这对于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而言,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 知行合一的体现: “笃行”是检验“厚德”与“励学”成效的最终标准。它强调要将崇高的道德情操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实在在的行动,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反对空谈,崇尚实干。
  • 职业教育的关键: 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创造“笃行”的条件。“笃行”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熟练技能、发现问题、勇于创新,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 服务社会的途径: 学院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为社会所用的人才。“笃行”就是将个人所学奉献给社会、服务于交通行业发展的直接途径。毕业生在各自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工作,就是对“笃行”最好的诠释。

“厚德、励学、笃行”三者相互关联、层层递进,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厚德”是方向保障,“励学”是能力基础,“笃行”是价值实现。这一校训精准地把握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明确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二、 校训的历史渊源与演进脉络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形成与确立,是一个伴随着学院发展历程而逐步凝练、沉淀和正式确立的过程,其历史脉络与学院乃至广西交通事业的发展紧密交织。


1.办学初期的精神积淀(1958年及以后)

学院的前身可追溯至1958年成立的广西交通学校等早期交通类院校。在那个百业待兴、交通先行的年代,学校的创办本身就承载着为广西培养急需交通建设人才的使命。初创时期,办学条件艰苦,但师生们展现出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内涵,虽然没有以明确的“校训”文字形式固定下来,但其中蕴含的重视品德教育(对应“厚德”)、强调刻苦学习(对应“励学”)、注重实践教学(对应“笃行”)的基因,已经深深植根于学校的办学传统之中。早期毕业生很多直接奔赴公路、桥梁、港口等建设一线,他们的奉献与实干,为后来校训的提炼提供了鲜活的精神注脚。


2.升格发展时期的理念凝练(2002年及以后)

2002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学院由中专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这是学院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升格为高职院校,意味着办学层次的提升、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内涵的深化。在这一背景下,学院迫切需要提炼一个能够统领全局、彰显特色、激励人心的核心价值理念,即校训。学院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广大师生参与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在凝练过程中,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

  • 继承传统: 充分尊重和吸收建校以来形成的优良办学传统和精神文化。
  • 时代要求: 契合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强调素质教育和技术创新的时代背景。
  • 行业特色: 突出交通行业对从业人员品德、技能和实践能力的特殊要求。
  • 文化底蕴: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确保校训的深厚文化内涵和持久生命力。

经过反复斟酌和论证,“厚德、励学、笃行”这六个字因其内涵的全面性、结构的严谨性以及语言的凝练性,最终被确定下来。它既是对过去精神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指引。


3.正式确立与深入人心

校训在学院升格后不久得以正式确立,并迅速通过各种渠道和载体在校园内进行宣传和贯彻。

  • 视觉系统固化: 校训被醒目地镌刻在校园内的标志性建筑上,如教学楼、图书馆、实训大楼等;出现在学校的官方网站、宣传画册、招生简章等各类宣传材料中;印刻在学生的毕业纪念册、校徽等物品上,成为学院视觉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制度文化融入: 校训的精神被融入学院的规章制度、人才培养方案、师德师风建设以及学生行为规范之中,使其从文字口号转化为具体的办学行为和师生的日常准则。
  • 教育活动承载: 学院通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活动、主题班会、讲座报告等多种形式,持续不断地解读和弘扬校训精神。邀请优秀校友回校分享他们践行校训的经历,使校训变得可感、可学。

通过以上努力,“厚德 励学 笃行”逐渐从官方确定的文本,内化为广大师生的价值认同和自觉行动,真正成为了学院的灵魂所在。


三、 校训与学院办学实践的结合

校训的生命力在于其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并非将校训束之高阁,而是将其精神实质全方位地渗透到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实现了精神引领与具体实践的有机统一。


1.“厚德”在育人体系中的落实

学院构建了“三全育人”格局,将德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 课程思政建设: 深入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德育元素,特别是在专业课程中,结合交通行业案例,强化安全责任、工程质量、职业道德等教育,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
  • 校园文化活动: 开展“道德讲堂”、志愿服务、榜样评选等活动,营造崇尚品德、见贤思齐的校园氛围。组织学生参与交通疏导、重大活动保障等公益服务,在实践中培养奉献精神。
  • 师德师风建设: 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争做“四有”好老师,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和带动学生,成为“厚德”的示范者。


2.“励学”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

学院致力于创建优良的学风和提供先进的教学条件。

  • 教学改革与资源建设: 积极推行项目化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改革,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加强图书馆、实训室、智慧教室建设,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仿真软件,为“励学”提供硬件支持。
  • 技能竞赛与创新激励: 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设立创新创业基金,鼓励学生进行技术革新和创业实践,培养“励学”的成果。
  • 校企合作深化学习: 与众多大型交通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引入企业导师,让学生接触到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保持“励学”的动力。


3.“笃行”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凸显

学院始终坚持职业教育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强化实践教学。

  • 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了从认知实习、课程实训、综合实训到顶岗实习的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践教学课时占总学时的一半以上,让学生有充足的机会“笃行”。
  • 产教融合平台: 建设具有生产功能的实训基地,如“校中厂”、“厂中校”,使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工作环境中锻炼技能,实现学习与工作的无缝对接。
  • 社会服务实践: 鼓励教师带领学生承接横向技术服务和应用型科研项目,参与地方交通规划、工程检测、技术咨询等工作,在服务社会中检验和提升“笃行”能力。


四、 校训的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

“厚德 励学 笃行”作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文化核心,其价值不仅体现在校园内部,更辐射到社会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对内凝聚与激励作用

校训是凝聚全院师生员工共识的精神纽带。它明确了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增强了师生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校训精神能够激发师生迎难而上、团结拼搏的斗志。它像一盏明灯,指引着学院的发展方向,激励着一代代交院人不断追求卓越。


2.塑造学院品牌与特色

在众多高职院校中,独特的校训是学院品牌形象的重要标识。“厚德 励学 笃行”准确传达了学院注重品德、崇尚技能、强调实践的办学特色,有助于在社会公众、用人单位和考生心中树立起清晰、积极的形象,提升学院的美誉度和竞争力。


3.对毕业生职业发展的深远影响

校训的精神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深刻烙印在毕业生的身上。数以万计的毕业生带着“厚德 励学 笃行”的烙印走向社会,遍布广西乃至全国的交通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他们中的许多人成长为技术骨干、劳动模范、管理精英。他们的敬业精神、扎实技能和实干作风,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这本身就是对校训价值最有力的证明,也为学院赢得了“广西交通人才摇篮”的美誉。他们的成功实践,反过来又丰富了校训的内涵,使其历久弥新。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厚德 励学 笃行”,是其数十年办学历史的文化结晶,是指导其办学实践的哲学纲领,也是其贡献社会的精神旗帜。这短短六字,凝聚着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对行业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对师生成长的殷切期望。它源于历史,立足当下,更指向未来。在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征途上,这则校训将继续作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引领学院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交通强国战略的进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其内涵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但其核心精神——对品德、学识与实践的不懈追求,将永恒闪耀。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6105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69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