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校训及历史)

关于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校训的综合评述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作为中国冰雪体育教育领域的重要基地,其校训不仅体现了学院的办学宗旨和精神内核,更承载着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冰雪运动发展的使命。学院的校训是“冰魂雪魄,砺技强能”,这八个字凝练了冰雪运动的独特气质与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冰魂雪魄”寓意着冰雪运动所要求的坚韧不拔、纯净专注的精神品质,是对学生人格塑造的期望;“砺技强能”则强调通过反复磨练提升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契合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任务。这一校训的形成,与学院所处的黑龙江省作为中国冰雪运动强省的地域优势密切相关,同时也反映了国家推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和冬奥战略的时代背景。它汲取了北方严寒环境中人们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文化传统,并将现代体育科学精神融入其中,旨在培养既具职业素养又具体育精神的专业人才。校训的历史虽不长,但深度融入学院的课程设计、实训体系及文化建设中,成为引导师生行为的精神旗帜,并在中国冰雪体育教育发展进程中持续发挥价值引领作用。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校训的深度阐释与历史脉络
一、校训的文本解读与精神内涵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的校训“冰魂雪魄,砺技强能”是一个极具层次感和纵深意义的表述,其每一个词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哲学和行业特质。

冰魂雪魄”是对精神维度的高度概括。“魂”与“魄”在中国文化中常指代事物的精髓与内在气质。在这里:

  • 冰魂:象征着冷静、理智、坚韧与纯洁。冰雪运动往往在极端低温环境下进行,要求运动员和从业者必须具备超乎常人的冷静判断力、面对逆境时的心理韧性以及公平竞赛、尊重规则的纯洁体育道德。
  • 雪魄:代表着包容、沉淀与升华。雪覆盖万物,洁白无瑕,寓意着胸怀的宽广与内心的纯净。
    于此同时呢,雪花的形成需要经历水汽的凝结与沉淀,隐喻着人才成长需要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沉淀和品格的升华。

因此,“冰魂雪魄”整体上倡导的是一种内在精神的修炼,是学院希望学子们具备的如冰雪般坚毅、纯净而强大的内心世界和职业操守。

砺技强能”则聚焦于实践与能力的维度,清晰指明了职业学院的办学定位。

  • 砺技:“砺”即磨砺、打磨。这意味着专业技能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通过反复、刻苦、持之以恒的实践训练来获得和精进。它强调了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和艰苦性,契合了冰雪运动训练“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特点。
  • 强能:“能”即能力、才能。
    这不仅指单一的运动技能或操作技巧,更是一个综合性的能力体系,包括竞技能力、教学指导能力、赛事组织管理能力、冰雪设施运维能力、运动康复保障能力等。学院旨在通过系统教育,全面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其成为行业内的多面手和骨干力量。

“砺技”是过程与方法,“强能”是目标与结果,二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闭环,体现了学院注重实践教学、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这八字校训将精神塑造(冰魂雪魄)与技能培养(砺技强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内外兼修、德技并馨”的完整育人框架。它告诫学生,要成为优秀的冰雪体育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本领,更要有崇高的精神品质作为支撑。
二、校训诞生的历史与地域背景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校训的诞生,并非凭空想象,而是深深植根于黑龙江省独特的地理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国家战略发展的时代需求之中。

地理环境的滋养:黑龙江省位于中国最北端,冬季漫长而寒冷,冰雪资源得天独厚。这片黑土地上的先民们长期以来在与严寒的共处和抗争中,形成了勇敢、豪迈、坚韧、乐观的性格特质。冰雪,从一开始的生存挑战,逐渐转变为生活的一部分和文化的载体。滑冰、滑雪等冰雪活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氛围,为“冰魂雪魄”这样的精神提炼提供了最原始的素材和文化土壤。校训中的“冰”与“雪”,首先是对这片土地最直接、最深刻的致敬。

冰雪运动传统的继承:黑龙江是中国现代冰雪运动的发源地和摇篮,为国家培养输送了数以千计的优秀冰雪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见证了无数世界冠军的成长轨迹。这里的冰雪运动积淀深厚,拥有一种追求卓越、不畏强手、为国争光的冠军精神和优良传统。“砺技强能”正是对这种数十年如一日刻苦训练、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的精准概括和继承发扬。学院本身就是在这样的优良传统中应运而生,其校训自然承载着将这一传统延续下去的历史使命。

国家战略的驱动:学院成立于2016年,正值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之后,中国冰雪运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提出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宏伟目标,亟需大量专业的冰雪体育人才作为支撑。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的成立,本身就是响应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其校训的制定,也必须服务于这一宏大背景。“砺技强能”直指人才培养的核心,旨在快速、高效、规模化地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以缓解行业人才短缺的迫切问题。“冰魂雪魄”则从精神层面引导学子将个人成长与国家荣誉、体育强国梦相结合,激发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因此,校训从诞生之初就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和战略导向。

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其根本任务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校训必须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砺技强能”四个字,准确抓住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即强调实践、突出能力、对接产业。它避免了研究型大学校训中常见的过于抽象和学理化的表述,而是采用了一种直观、有力、行动导向的语言,直接告诉学生和教师:来这里就是要磨练技术、强化能力。这使得校训非常接地气,易于理解和践行。
三、校训与学院办学实践的全方位融合校训绝非墙上的标语口号,而是融入了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成为了学院文化的核心和师生行为的指南。

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学院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紧密围绕“砺技强能”展开。所有专业都设置了极高比例的实践教学课时,建设了包括标准冰场、雪场、滑雪模拟器、运动康复中心等在内的先进实训设施。教学过程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强调“做中学、学中做”。
于此同时呢,在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养课程中,不断渗透“冰魂雪魄”的精神内涵,开展体育精神、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遵守规则的品质。

融入师资队伍建设:学院注重引进和培养既懂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许多教师本身就是退役的优秀运动员、资深教练员或行业专家。他们自身就是“砺技强能”的典范,能够以身作则,将精湛的技艺和宝贵的实战经验传授给学生,同时在言传身教中传递冰雪人的精神与情怀。

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学院通过一系列活动让校训“活”起来。例如:

  • 组织新生在校训墙前进行宣誓,上好入学第一课。
  • 举办以“冰魂雪魄”为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活动、文化讲座。
  • 开展技能大比武、实训成果展等“砺技强能”类竞赛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
  • 评选表彰体现校训精神的优秀师生典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这些活动使校训从文字内化为师生的价值认同和自觉行动。

融入社会服务与交流:学院积极参与国内外冰雪体育赛事服务、志愿者派遣、青少年冰雪运动普及推广等工作。师生们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进一步锤炼了技能(砺技强能),也展现了冰雪体育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冰魂雪魄),将校训的精神价值辐射到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在与国内外同类院校的交流中,校训也成为学院展示自身办学特色和精神名片的重要载体。
四、校训的时代价值与未来展望“冰魂雪魄,砺技强能”这一校训,不仅在过去和现在指导着学院的发展,更面向未来,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广阔的价值空间。

后冬奥时代的持续引领:北京冬奥会结束后,中国冰雪运动进入了“后冬奥时代”,重点从备战奥运转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和冰雪产业的全面繁荣。这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多元化的要求。校训中的“强能”内涵也随之扩展,不仅包括竞技体育人才,更覆盖冰雪产业管理、冰雪装备研发、冰雪旅游规划、冰雪文化传播等更广泛的领域。校训将继续引领学院适应新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

对青年学子成长的普遍意义:这八字校训所倡导的精神,超越了冰雪体育专业的范畴,对所有青年的成长成才都具有启示意义。“冰魂雪魄”所代表的坚守、纯净、坚韧的品格,是任何时代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砺技强能”所强调的脚踏实地、精进不休、重视实践的态度,是无论在哪个领域安身立命的根本。
因此,校训的价值实现了从行业性到普遍性的升华。

龙江精神与体育精神的完美结晶:校训是黑龙江地域文化、冰雪运动文化、职业教育文化三者交融的结晶。它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了龙江人特有的豪迈与坚韧,彰显了体育人固有的拼搏与超越,契合了职业人追求的精湛与实用。它是学院独一无二的精神标识,也是黑龙江乃至中国冰雪体育教育事业的一座精神丰碑。

展望未来,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将继续深挖校训内涵,将其精神实质贯穿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
随着一批又一批秉承“冰魂雪魄”精神、身怀“砺技强能”本领的毕业生走向社会、服务行业,这座学院的校训及其所代表的价值理念,必将在中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征程中,写下更加辉煌的篇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6741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261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