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电子科技大学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电子科大校训由来)

综合评述电子科技大学的校训“求实求真,大气大为”是其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深刻烙印着学校的历史传承与时代使命。这八个字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根植于学校近七十年的办学历程,是对其前身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创立之初所肩负的国家战略使命的延续与升华。“求实求真”侧重于治学与科研的态度,强调脚踏实地、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是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立足的根本;“大气大为”则展现了学校的格局与抱负,倡导宽广的胸怀和追求卓越、贡献家国的担当精神。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电子科大人独特的精神标识。其历史脉络清晰可辨,从建校初期服务于国防现代化的务实作风,到改革开放后追求学术卓越的求真探索,再到新时代立志于民族复兴的宏大作为,校训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它不仅是引领一代代电子科大人砥砺前行的灯塔,也是学校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列的文化基石,生动诠释了高等学校在知识创新、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中的核心价值。

电子科技大学校训的深刻内涵与历史渊源


一、 校训的正式确立与文本解析

电子科技大学的校训“求实求真,大气大为”是在学校长期办学实践和文化积淀的基础上,经过广泛征集和深入研讨后,于某一历史时期正式确立的。这八个言简意赅、对仗工整的词语,精准地概括了学校的立校之本、强校之基和兴校之魂。

“求实”与“求真”构成了校训的第一层面,聚焦于学术与科研的核心价值。

  • 求实:强调的是一种脚踏实地、注重实践、不尚空谈的作风。对于一所以工科见长,特别是专注于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高校而言,求实精神至关重要。它要求师生在学习和研究中,尊重客观规律,重视实验数据,讲求实际效果,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复杂工程与科学问题。这种精神源于学校建校之初即为新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急需人才的紧迫任务,要求科研与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出真知、见实效。
  • 求真:则是在求实基础上的深化与升华,它指向的是探索奥秘、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求真”鼓励学术上的好奇与质疑,倡导不畏权威、勇于创新的探索勇气。它要求师生在掌握扎实基础的前提下,不断追问“为什么”,致力于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推动科学技术的原始创新。在电子信息这一日新月异的领域,没有求真的精神,就无法站在技术发展的最前沿。

“求实”是路径和方法,“求真”是目标和境界,二者共同构成了严谨治学、追求卓越的科学态度。

“大气”与“大为”构成了校训的第二层面,展现了学校的格局视野与责任担当。

  • 大气:意指宽广的胸怀、宏大的气魄和开放的心态。这既体现在学术上要具有国际视野,兼容并蓄,善于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也体现在人格修养上要厚德载物,包容谦和,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对于一所志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校而言,大气是必备的品格,它要求学校和学生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的得失,而要放眼全球,胸怀天下。
  • 大为:是“大气”的自然结果与价值体现,意指要有远大的抱负,要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做出大的贡献。这直接关联到学校的育人目标——培养引领未来学术前沿和社会发展的精英人才。大为精神激励师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在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为国家乃至人类进步做出标志性的贡献。

“大气”是胸怀和基础,“大为”是行动和目标,二者共同塑造了电子科大人志存高远、服务国家的崇高追求。


二、 校训的历史渊源与演进脉络

校训“求实求真,大气大为”并非一蹴而就,其精神内核深深植根于学校自1956年建校以来的风雨历程中,是学校历史文化传统的结晶。

(一) 创业维艰与“求实”精神的奠基(1956年-1977年)

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是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其成立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布局调整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环。建校之初,学校汇聚了当时上海交通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三所名校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师资和设备,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无线电工业专门人才的重大使命。这一特殊的诞生背景,决定了学校从起步阶段就带有强烈的求实色彩。

  • 面向国家需求: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科研方向直接服务于当时紧迫的国防和工业建设需要,强调学以致用,强调解决实际问题。
  • 艰苦创业的环境:早期的办学条件十分艰苦,师生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简陋的条件下坚持教学和科研。这种环境锤炼了师生脚踏实地、不务虚名的务实品格。
  • 严谨的学风:由于涉及国防机密和尖端技术,学校对教学质量、科研规范的要求极高,培养了师生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作风。这一时期,“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学校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为日后校训中“求实”一词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改革开放与“求真”精神的勃发(1978年-20世纪末)

改革开放为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春天,也为电子科技大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在继续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同时,开始更加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和高水平学术追求,“求真”精神日益凸显。

  • 学科拓展与深化:学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无线电技术,向更广阔的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拓展,并加强了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建设。这要求科研工作必须深入机理,探索本源,推动了求真学术风气的形成。
  • 国际交流的增加:随着国门打开,学校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师生们接触到国际学术前沿,认识到原始创新的重要性,激发了追求科学真理的热情。
  •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和培养体系的完善,对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创新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强化了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导向。在这一阶段,学校在保持应用研究优势的同时,基础研究实力显著增强,“求实”与“求真”开始紧密结合。

(三) 新世纪征程与“大气大为”格局的形成(21世纪初至今)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电子科技大学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学校的发展目标从国内领先迈向世界一流,这必然要求其具备更宏大的气魄和更远大的志向,“大气大为”的理念应运而生并日益清晰。

  •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景:学校明确提出建设电子信息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本身就需要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大气魄和成就大为业的决心。
  • 学科生态的构建:学校在巩固电子信息学科核心优势的同时,积极推进与理、工、管、文、医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协同发展的学科生态。这种跨学科的视野和布局,正是大气格局的体现。
  • 服务国家战略的担当:学校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网络安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材料等关键领域布局发力,致力于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展现了服务国计民生的大为担当。
  • 全球化战略的实施: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与世界顶尖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吸引国际优秀人才,培养学生的全球竞争力,这是大气开放胸怀的直接实践。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学校总结凝练了过往的精神财富,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最终将“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确立为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校训。它是对历史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承诺。


三、 校训在办学实践中的全方位体现

校训绝非悬于墙上的口号,而是深深融入电子科技大学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方方面面。

(一) 在人才培养方面

校训是塑造学生品格与能力的核心指南。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求实精神、求真勇气、大气胸怀、能成大为的创新引领性人才。

  • 强化基础与实践:课程体系强调厚基础、重实践,通过严格的数理基础训练、丰富的实验课程、项目式学习以及与企业共建的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求实作风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 鼓励探索与创新:设立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支持学生参加各类高水平学术科技竞赛、营造鼓励质疑和批判性思维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真欲望和创新能力。
  • 注重通识与视野:开设涵盖人文、社科、艺术等领域的通识课程,举办高水平学术讲座和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文明发展,培育大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
  • 强调责任与引领:通过思政课程、社会实践、校友榜样宣传等途径,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时代使命感,树立成为行业精英和社会栋梁、成就一番大为业的远大志向。

(二) 在科学研究方面

校训是引领学校科研攀登高峰的价值灯塔。

  •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开展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勇于挑战重大科学问题,体现了纯粹的求真精神。在基础电子理论、信息材料、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布局发力。
  •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组织优势力量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围绕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等关键领域开展攻关,体现了将求实成果应用于国家大为事业的担当。
  • 面向经济主战场: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实际技术难题,彰显了求实精神的社会价值。
  • 倡导交叉与协同:打破学科壁垒,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促进电子信息与其他领域的深度融合,这种研究范式本身就是一种大气的学术视野。

(三) 在校园文化与管理服务方面

校训精神渗透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一种无形的文化氛围。

  • 学风建设:学校持续开展学风建设活动,严惩学术不端行为,营造诚实守信、严谨勤奋的学术环境,这是对求实求真最直接的捍卫。
  • 管理服务:倡导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要求行政管理队伍具备大气的服务意识,为师生创造潜心教学科研的良好条件,支持他们去成就大为
  • 物理空间与符号系统:校训被镌刻在校园标志性建筑上,出现在招生宣传、毕业典礼等重要场合,通过校史馆、文化景观等载体不断被讲述和强化,使其深入人心。


四、 校训的时代价值与未来意义

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致力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背景下,电子科技大学的校训“求实求真,大气大为”展现出愈发重要的时代价值。

它是对抗浮躁风气、坚守学术本真的定盘星。在急功近利的社会思潮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术生态的今天,强调求实求真,就是强调科研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引导师生沉心静气,甘坐冷板凳,追求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真学问。这对于产出颠覆性、原始性创新成果至关重要。

它是应对复杂挑战、实现创新突破的方法论。当今世界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如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疾病防治等,都需要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大气的视野要求研究者打破学科界限,进行协同攻关;而求实求真的精神则确保这种交叉研究能够扎实地推向深入,最终实现有价值的大为

再次,它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核心素养。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求实求真),更要有宽广的格局(大气)和奉献社会的志向(大为)。校训所蕴含的这四个维度,正好对应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育人要求。

展望未来,随着电子科技大学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稳步迈进,“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校训将继续作为其精神航标。它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电子科大人,在探索科学真理的道路上坚韧不拔,在服务国家需求的征程中勇挑重担,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这八个字所承载的精神财富,必将历久弥新,光耀后世。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7328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85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