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神木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神木职院校训及历史)

关于神木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综合评述神木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厚德 强能 立身 立业”,是该校办学精神、育人理念与文化传承的高度凝练。这八字校训言简意赅,内涵深刻,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指引着学院师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厚德”居于首位,强调了品德修养的基石作用,体现了学院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的高素质人才。“强能”紧随其后,直指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即突出技能培养,要求师生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掌握安身立命的过硬本领。“立身”与“立业”则是前两者的自然结果与终极目标,寓意着学院期望学生不仅能成就完善的个人品格,更能凭借卓越的才能实现职业理想,服务社会,成就一番事业。该校训的诞生与神木市独特的地域文化、经济结构以及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它既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视道德、讲求实务的精华,又紧密结合了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神木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反映了学院立足地方、服务发展的鲜明办学定位。校训的历史虽不及百年老校般悠远,但其形成过程本身就是学院在职业教育改革大潮中探索、定位与成长史的缩影,承载着一代代学院建设者的理想与汗水,是激励全体师生砥砺前行的重要精神力量。

神木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深度解读与历史溯源

在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宏大图景中,每一所院校的校训都如同一面独特的旗帜,凝聚着其独特的灵魂与追求。神木职业技术学院,这所扎根于陕北能源重镇的高等职业院校,其“厚德 强能 立身 立业”的校训,不仅是对师生的殷切期望,更是其办学实践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的生动写照。深入探究这八字箴言的内涵与外延,追溯其形成与演进的历史脉络,对于我们理解这所学院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 校训的文本内涵与哲学基础

校训“厚德 强能 立身 立业”虽仅八字,但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层层递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育人体系。


1.“厚德”之基:价值引领与人格塑造

“厚德”一词,源远流长,语出《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核心在于强调品德如大地般厚实,方能承载万物。将“厚德”置于校训之首,彰显了神木职业技术学院将德育摆在一切教育工作的首位。在学院的语境下,“厚德”具有多重含义:

  • 社会公德的培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
  • 职业道德的锤炼: 结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特别强调敬业精神、工匠精神、诚信意识、团队协作和质量意识。对于未来将进入能源、化工、制造等关键行业的学生而言,严谨负责的职业操守是其职业生涯的“安全阀”和“助推器”。
  • 个人品德的修养: 倡导自强不息、坚韧不拔、谦虚谨慎、仁爱宽容等传统美德,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健康发展。

“厚德”是“立身”之本,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赢得尊重。它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首要问题,为技术技能的传授注入了灵魂。


2.“强能”之要:核心目标与实践路径

“强能”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命线和核心竞争力。它直接回应了职业教育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强能”在神木职业技术学院的具体体现是:

  • 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使学生掌握所学专业领域必需、够用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为技能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 精湛的技术技能水平: 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等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神木主导的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领域,对技能的精准度和熟练度要求极高。
  • 持续的创新与学习能力: 在技术迭代加速的时代,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使其能够适应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的挑战。

“强能”是“立业”之基,是学生未来安身立命、服务社会、实现个人价值的硬实力。它明确了“怎样培养人”的关键路径,即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


3.“立身”与“立业”:终极关怀与社会贡献

“立身”与“立业”是“厚德”与“强能”的落脚点和最终目标,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描绘了学院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完整愿景。

  • 立身: 意指确立健全的人格、独立的思想和正确的生活态度。它强调的是个体作为社会人的完整性,是内在修养的成就。一个能够“立身”的人,意味着他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能够坦然面对生活中的顺境与逆境。
  • 立业: 意指在职业领域有所建树,成就一番事业。
    这不仅指找到一份工作,更意味着在专业领域内深耕细作,成为行业骨干或技术能手,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切实贡献,同时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与价值提升。

“立身”是“立业”的精神保障,“立业”是“立身”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呈现。校训将二者并列,体现了学院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追求,即不仅要成为高技能的职业人,更要成为人格健全、生活幸福的社會人。


二、 校训诞生的历史背景与地域基因

神木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形成,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深深植根于神木特定的地理、经济、文化土壤之中,并受到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导向的深刻影响。


1.地域经济的强劲驱动

神木市位于陕西省北部,矿产资源富集,尤其是煤炭资源,被誉为“中国科威特”。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神木的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着巨大而迫切的需求。传统的粗放式增长模式亟待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内涵式发展。神木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立和发展,正是为了满足这一地方战略需求。
因此,其校训中的“强能”与“立业”,直接呼应了为地方主导产业培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强能”是为了满足产业对技能的要求,“立业”则是希望学生能扎根神木,在本地广阔的产业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


2.地方文化的深厚滋养

陕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既有游牧文明的豪迈奔放,也有农耕文明的坚韧务实。神古是英雄杨家将驻守过的古麟州,历来有重义守信、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文化传统。这种地域文化特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院的品格。校训中的“厚德”,可以看作是对陕北人民淳朴、讲义气、重承诺等优秀品质的承继与升华。而“立身”中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精神,也与这片土地上人们在与自然抗争中形成的顽强生命力一脉相承。校训因此具备了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


3.国家职教政策的宏观指引

进入21世纪,国家将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这些政策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神木职业技术学院在确立自身校训时,必然深刻领会并融入了这一时代精神。“厚德”对应“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能”对应“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目标,“立身立业”则体现了“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校训完美地将国家意志、地方需求与育人规律结合在了一起。


4.学院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神木职业技术学院在从初创到壮大的发展历程中,需要凝聚共识、形成特色、塑造品牌。校训的提炼和确立,是学院文化建设的关键一步。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全院师生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是学院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校训,学院向外界清晰地传达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人才观,增强了内部认同感和外部吸引力。其形成过程, likely 经历了广泛的讨论、专家论证、征求意见等环节,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 校训在办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与传承发展

校训的生命力在于践行。神木职业技术学院将“厚德 强能 立身 立业”的校训精神全面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


1.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入

  • 课程思政: 在所有专业课程中挖掘德育元素,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落实“厚德”要求。
  • 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了以实验、实训、实习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确保“强能”落到实处。
    例如,围绕神木的能源化工产业链设置专业,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编写教材,聘请企业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
  • 创新创业教育: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其未来“立业”拓展空间。


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彰显

  • 环境育人: 在校园内的建筑、道路、景观命名以及宣传栏、标语中突出校训元素,使其随处可见、深入人心。
  • 活动载体: 通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奖学金颁奖仪式等重要活动宣讲校训;组织以“工匠精神”“职业道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活动、榜样评选等,营造践行校训的浓厚氛围。
  • 榜样引领: 宣传优秀校友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建功立业的先进事迹,用鲜活的事例诠释“立身立业”的内涵,激励在校学生。


3.在管理服务中的渗透

  • 师德师风建设: 要求教师不仅要做“经师”,更要为“人师”,以身作则,恪守职业道德,成为“厚德”的示范者。
  • 学生管理与服务: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既严格规范行为,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立身”;在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全力拓展就业渠道,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助力其顺利“立业”。


四、 校训的时代价值与未来展望

随着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神木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在新的历史时期展现出更加重要的时代价值。

厚德”的内涵需要不断丰富。在信息爆炸、价值多元的今天,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度的文化自信、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全球视野,成为“厚德”的新要求。

强能”的标准需要持续提升。面对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趋势,学院需要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培养学生的复合型能力和数字化技能。

再次,“立身立业”的路径需要更加宽广。学院应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优质企业和教育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成长路径和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不仅服务于神木本地,更能面向更广阔的区域乃至全国市场。

展望未来,神木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将继续作为其发展的精神航标。它提醒着教育者,职业教育不仅是技能培训,更是成“人”的教育。它激励着求学者,要德才兼备,方能行稳致远。这八字校训,如同播撒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粒种子,已然生根发芽,并将继续在时代春雨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开花结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职业教育事业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其蕴含的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指引着一代代神木职院人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7342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85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