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校训是什么,详细阐述(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校训)

综合评述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的校训是“笃志弘毅 励学躬行”。这八个字的校训,并非简单的口号堆砌,而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谨、意蕴深远的有机整体,深刻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和对师生的殷切期望。它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汲取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同时又紧密结合现代职业教育的时代要求,展现出鲜明的特色。校训的前半部分“笃志弘毅”侧重于内在精神品质的塑造,强调树立坚定远大的志向和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为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后半部分“励学躬行”则侧重于外在实践行动的指引,强调勤奋学习以获取真知,并身体力行地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实现知行合一。二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从“立志”到“修身”,再到“求知”并最终“践行”的完整育人链条,精准地诠释了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的核心要义。深入解读和践行这一校训,对于指引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的发展方向、塑造师生的精神风貌、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指导价值。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校训的深度阐释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作为一所扎根齐鲁大地、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其校训“笃志弘毅 励学躬行”犹如一座精神灯塔,照亮着学校的发展征程和师生的成长路径。这八个字,言简意赅,却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与鲜明的时代精神,是学校精神内核的高度凝练。它不仅是对全体师生行为规范的指引,更是对学校办学灵魂的深刻诠释。要全面理解其精髓,需从词源、内涵、内在逻辑及其在职业教育语境下的特殊意义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一、 “笃志弘毅”:立身之本与精神之钙

“笃志弘毅”构成了校训的精神基石,强调内在修养和意志品质的锤炼,是成就事业、实现价值的前提。

  • “笃志”的内涵解析

    “笃”字本义为深厚、坚实、专一,引申为坚定不移、忠贞不渝。“志”即志向、理想、抱负。“笃志”合而言之,意为确立坚定而远大的志向,并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在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的语境下,“笃志”具有多层含义:

    它要求学生和教师树立清晰的职业理想和人生目标。对于学生而言,这意味着要明确自己未来所要从事的行业领域,了解其发展趋势和社会价值,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之中,避免迷茫与短视。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则意味着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毕生追求。

    “笃志”强调的是一种专注与执着的精神。在知识和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浅尝辄辄止难以成才。它告诫师生,无论学习专业技能还是钻研教学方法,都需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沉下心来,深入钻研,抗拒外界干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笃志”蕴含着一种责任与担当。它所倡导的“志”,绝非一己之私利,而是与服务社会、贡献国家紧密相连。这激励学子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相结合,立志成为所在行业领域的栋梁之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 “弘毅”的精神实质

    “弘”指广大、开阔、发扬光大;“毅”指意志坚定、果敢、有韧性。“弘毅”一词,直接溯源至《论语·泰伯》中曾子的名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为读书人不能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在校训中,“弘毅”首先体现为一种宽阔的胸怀和远大的格局。它要求师生不能局限于眼前方寸之地,要有放眼全局、洞察未来的视野,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的广阔前景和深远意义。这种“弘”的境界,有助于克服狭隘观念,激发更大的奋斗热情。

    “弘毅”的核心是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极强,技能习得和岗位适应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甚至失败。“毅”的精神正是在此时彰显价值。它要求师生具备迎难而上的勇气、百折不挠的韧性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无论是攻克一个技术难题,还是完成一个复杂的实训项目,都需要这种“毅”力的支撑。

    “弘毅”与“笃志”相辅相成。“笃志”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弘毅”则提供了走完漫长而艰巨征程所必需的精神力量。没有“弘毅”,“笃志”易流于空想;没有“笃志”,“弘毅”则失去目标。二者共同铸就了师生强大的精神支柱和人格魅力。


二、 “励学躬行”:成才之径与实践之要

“励学躬行”是校训的行动指南,它回答了如何实现“笃志弘毅”所确立的目标,突出了学习与实践的极端重要性,体现了职业教育最核心的特征。

  • “励学”的现代诠释

    “励”即激励、勉励、磨砺之意;“学”即学习、学问、知识技能。“励学”意为奋发努力、勤勉不辍地学习。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是个人进步和组织发展的永恒动力。对于以技能立身的高职学生而言,“励学”更是安身立命之本。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所倡导的“励学”,包含以下关键点:

    一是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它鼓励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内在求知欲,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实训设备和图书馆藏,如饥似渴地汲取专业知识。

    二是强调学习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不仅要学好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广泛涉猎相关领域知识,了解行业前沿动态,构建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未来岗位的多元化需求。

    三是强调学习方法的科学性。要善于思考,勤于提问,勇于探索,注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更要掌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四是强调“学”与“思”的结合。正如《论语》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励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思维的训练和智慧的提升,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 “躬行”的实践指向

    “躬”即亲身、自身;“行”即行动、实践、实行。“躬行”意为亲身实践,身体力行。这是校训中最能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关键词。它旗帜鲜明地指出,学习的最终目的和检验标准在于实践。

    “躬行”首先要求的是技能实训的扎实深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必须在“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大量的实验、实训、实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熟练掌握一门乃至多门过硬的技术技能。学校的实训基地、校企合作项目等,都是“躬行”的重要平台。

    “躬行”蕴含着“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校训中的“励学”与“躬行”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学习(知)是为了指导实践(行),而实践(行)又能深化和检验学习(知)的成果,二者不可偏废。

    再次,“躬行”强调的是一种务实肯干的作风。它反对空谈,崇尚实干。要求学生和教师深入生产一线,了解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岗位要求,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种面向实践、服务社会的取向,是高职教育生命力的源泉。

    “躬行”也包含着道德修养的践行。它不仅指专业技能的实践,也指将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际行动中展现一名合格职业人的素养和风貌。


三、 校训的内在逻辑与有机统一

“笃志弘毅 励学躬行”这八个字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一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严密逻辑体系。

从结构上看,校训形成了“目标—品质—方法—路径”的完整闭环。“笃志”是确立远大目标,解决“为何而学、为何而教”的方向性问题;“弘毅”是锤炼实现目标所必需的坚强意志品质,提供精神动力;“励学”是掌握实现目标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的根本方法;“躬行”则是将所学付诸实践、最终达成目标的根本路径。这一逻辑链条清晰地勾勒出从确立理想到最后实现的整个过程。

从关系上看,前后两部分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笃志弘毅”是“体”,是内在的根本,它决定了“励学躬行”的深度和持久度。一个没有坚定志向和顽强毅力的人,难以在学习和实践中保持长久的热情和耐力。反之,“励学躬行”是“用”,是外在的表现,它是实现“笃志弘毅”的唯一途径。再宏伟的志向,若不通过勤奋学习和亲身实践,终将沦为泡影。正是在“学”与“行”的不断循环中,志向得以巩固,意志得以磨砺。

这一校训深刻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内圣外王”的修养路径。“笃志弘毅”侧重于“内圣”功夫,即内在道德的修养和人格的完善;“励学躬行”则侧重于“外王”事功,即外在知识的获取和实践的成就。二者结合,完美诠释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理想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转化与应用,要求培养的人才既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又要拥有出色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做到德才兼备、文武双全。


四、 校训与职业教育特色的深度融合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的校训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它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模板,而是与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实现了深度的、精准的融合。

校训凸显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励学躬行”直接指向职业能力的培养。它明确告知学生,学习的核心目标是获得胜任未来职业的实践能力。这与研究型大学侧重于理论探索和知识创新的培养目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定位。

校训强化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躬行”二字是校训的灵魂所在,它将实践摆在了前所未有的核心位置。这要求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紧密围绕实践展开,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都要体现实践导向,大力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再次,校训关注了职业教育的“人文性”。它没有仅仅停留在技术技能层面,而是通过“笃志弘毅”强调了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这包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专注执着、勇于创新的品质,这些都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校训引导学生在追求技艺精湛的同时,更要注重职业操守和人生境界的提升。

校训顺应了职业教育“终身化”的趋势。“励学”不仅指在校期间的学习,更暗示着一种终身学习的态度。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次性的学校教育无法满足职业生涯的全部需求,“笃志弘毅 励学躬行”的理念鼓励毕业生在离开校园后,依然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适应社会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 校训的育人价值与时代回响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的校训,作为一种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导向、激励、规范和凝聚作用。

它是学生成长的“导航仪”。对于刚刚踏入大学校门、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青年学生而言,校训为他们提供了清晰的价值坐标和行为准则。它告诉学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笃志弘毅),以及如何成为这样的人(励学躬行),有效避免了成长过程中的迷茫与偏差。

它是教师队伍的“座右铭”。校训同样是对全体教职员工的要求。它激励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励学),更要成为学生理想信念的引领者(笃志)、意志品质的锻造者(弘毅)和实践能力的指导者(躬行),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它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校训精神渗透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学风、教风、校风建设之中。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环境营造等多种载体,校训所倡导的价值观念被广泛传播和深深认同,逐渐内化为全体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形成独特的、富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面对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战略部署,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的校训更显其时代价值。它呼应了国家对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迫切需求,契合了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践行“笃志弘毅 励学躬行”的校训,意味着学校要更加坚定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德技双馨的优秀人才。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的校训“笃志弘毅 励学躬行”是一个思想深刻、结构严谨、特色鲜明的有机整体。它植根传统,面向现代,融汇了价值导向、精神培育、知识传授与实践锻炼于一体,精准地把握了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精髓。这八个字,如同基因密码,深深嵌入学校的肌体,塑造着学校的品格,指引着学校的方向,激励着一代代商务学院人砥砺前行,在职业教育的广阔天地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华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8764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33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