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建筑职业技术学校(南通建筑职校)是江苏省内建筑类职业教育领域的标杆院校,依托南通“建筑之乡”的产业优势,深耕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领域数十年。学校以“立足建筑产业、服务区域经济”为办学定位,构建了覆盖建筑设计、施工、管理全链条的专业体系,形成“校企双元育人”的鲜明特色。现有在校生规模超万人,年均输送技术技能人才3000余人,与中铁、中建等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学校拥有国家级建筑实训基地、省级建筑产业学院等平台,师资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5%,近年来在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中累计获奖40余项,充分彰显其行业影响力与办学实力。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79年成立的南通市建筑技工学校,2007年升格为高职院校,2019年获批教育部“1+X”证书试点单位。作为长三角地区建筑类高职代表,其办学方向紧密围绕国家“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等战略需求,形成“技术技能培养+职业资格认证+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时间节点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79-2006年 | 中专阶段累计培养建筑技术人才1.2万人 | 获评江苏省重点中专 |
2007-2018年 | 开设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监理等6个高职专业 | 立项省级特色专业3个 |
2019年至今 | 建成BIM技术应用中心、装配式建筑实训馆 | 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 |
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以建筑工程技术为核心,辐射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管理、建筑装饰等7个相关专业群,形成“底层共享、中层分化、高层互选”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涵盖建筑力学、施工技术、BIM建模等,实践课程占比达60%,并与住建部岗位标准对接,实现“课证融通”。
专业名称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对口岗位 |
---|---|---|---|
建筑工程技术 | 建筑构造、施工组织、装配式施工 | 二级建造师、BIM建模师 | 施工员、技术负责人 |
工程造价 | 工程计量、造价软件应用、合同管理 | 造价工程师、工程咨询师 | 造价员、招标代理 |
建设工程管理 | 项目管理实务、质量安全控制、智慧工地系统 | 项目经理、安全工程师 | 项目主管、监理工程师 |
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校企双聘”机制,从南通四建、龙信建设等企业引进高级工程师28人,组建“企业导师库”。校内教师中,具有注册建筑师、造价师等执业资格的比例达65%,近五年完成横向课题37项,研发专利12项。实训中心配备无人机测绘、3D打印建筑模型等先进设备,实训室面积达1.2万平方米。
类别 | 数量 | 功能说明 |
---|---|---|
虚拟仿真实训室 | 8间 | 用于BIM协同设计、施工模拟 |
装配式建筑工坊 | 3栋 | 预制构件生产、吊装实训 |
智慧工地体验区 | 1处 | 物联网监控、AI安全识别教学 |
产教融合与就业质量
学校与南通二建、苏州金螳螂等企业共建“订单班”15个,近三年订单培养人数达1200人。通过“工学交替”模式,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月薪平均达4500元。2023年就业报告显示,82%的毕业生进入大型建筑企业,6%选择自主创业,就业满意度达93.5%。
- 深度合作企业:中南集团、上海建工、南通华新建工
- 典型就业项目:沪通铁路大桥、苏州地铁建设、北京冬奥会场馆改造
- 创业支持:设立“鲁班创业基金”,孵化建筑科技类公司23家
行业服务与社会贡献
学校年均开展住建行业培训超万人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训建筑技术人才300余人。牵头制定《装配式建筑施工》省级标准,参与南通国际家纺城、北沿江高铁站房等重点项目技术咨询。疫情期间开发“建筑云课堂”,惠及全国职业院校师生2.4万人。
年度 | 社会培训量 | 技术攻关项目 | 行业标准参与 |
---|---|---|---|
2021年 | 1.2万人次 | 老旧小区改造技术方案 | 绿色建材应用规范 |
2022年 | 1.5万人次 | 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开发 | 装配式建筑验收标准 |
2023年 | 1.8万人次 | BIM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 零碳建筑评价体系 |
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创新,南通建筑职业技术学校已发展成为建筑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长三角高地”。其“教室即工地、教师即技师”的育人理念,以及紧贴产业前沿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为区域建筑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随着智能建造、低碳建筑等新方向的布局,学校有望在绿色建材研发、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等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48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