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航空技术学校(贵州航空技术学院)是贵州省唯一以航空装备制造为特色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学校始建于1977年,前身为011基地技工学校,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高职院校,现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学校立足贵州、服务航空,构建了覆盖航空制造、维修、服务等领域的专业体系,拥有国家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骨干专业6个,形成“校企双元育人”的产教融合模式。近年来,学校累计为航空工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1.2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8年保持在98%以上,在航空航天类高职院校中具有显著竞争力。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77年成立的011基地技工学校,2002年更名为贵州航空工业技工学校,2014年获批为中等职业学校,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贵州航空技术学院。作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直属院校,学校以“服务航空主业、培养技术英才”为使命,聚焦航空装备制造、航空维修、航空服务三大领域,形成“航空工程技术+智能制造”的专业集群。目前在校生规模达1.2万人,其中高职学生占比75%,中职学生占比25%。
关键指标 | 贵州航空技术学院 |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
隶属关系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 陕西省政府 |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 |
国家级重点专业数 | 4个 | 6个 | 3个 |
航空类专业占比 | 82% | 75% | 90% |
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设有航空工程、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管理服务四大专业群,其中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飞行器制造技术为国家级骨干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岗位能力+职业认证”双导向模式,引入CCAR-147、AS9100等航空行业标准,开发《航空标准件加工》《飞机铆装实操》等特色教材。校内建有航空发动机装配VR实训室、飞机钣金数字化加工中心等18个实训基地,其中航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实训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核心专业 | 主干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 | 航空液压与传动、飞机电源系统、航空紧固件拆装 | 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ME-TA) |
飞行器制造技术 | 飞机铆接与胶接工艺、数控加工编程、航空工装设计 | 多轴加工中心操作证 |
航空物流管理 | 航空货运代理实务、危险品运输管理、机场运营仿真 | 航空运输销售代理资格证 |
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教职工68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5%。通过实施“航空工匠引进计划”,聘请中国商飞、中航西飞等企业技术专家56人担任兼职教授。教学资源方面,建有航空装备数字化资源库,收录行业标准214份、三维模型库1.2万个,开发在线课程78门。近三年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基于MR的飞机装配虚拟实训系统开发》获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创新一等奖。
指标类别 | 贵州航空技术学院 | 行业平均水平 |
---|---|---|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 | 38% | 28% |
企业兼职教师比例 | 23% | 15% |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 2.1万元 | 1.5万元 |
产教融合与就业质量
学校与中航贵飞、中国商飞客服公司等企业共建“厂中校”实训基地9个,开展“订单班”培养规模年均1200人。2022年数据显示,毕业生进入航空制造企业比例达67%,其中参与C919大飞机配套项目的学生占就业人数的18%。学校建立“技能等级+岗位薪酬”挂钩机制,获得AS9100认证的毕业生起薪较普通岗位高23%。近三年学生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奖项46项,其中“飞机发动机拆装调试”赛项实现三连冠。
面对航空产业智能化升级需求,学校正推进“5G+工业互联网”实训平台建设,开发智能检测与诊断技术等新兴专业方向。未来计划联合西部航空公司打造“空中乘务—地勤服务—机务维修”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提升服务航空产业链的能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51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