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教育其他

福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数控技术培训中心)

福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闽东地区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依托学校深厚的职业教育积淀,构建了“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的育人模式。中心占地面积超8000平方米,配备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数控车床、铣床等先进设备,形成“教学—实训—生产”一体化实训体系。现有专职教师18人,其中高级技师占比40%,与青拓集团、福安电机产业园等3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8.5%,企业满意度超90%。中心通过“1+X”证书试点、技能竞赛孵化等路径,显著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在省级数控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奖17项,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技术技能人才输送核心枢纽。

一、历史沿革与区域定位

福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培训中心成立于2005年,历经三次重大设备升级,从单一数控车床教学发展为涵盖多轴加工、智能编程的综合性实训基地。作为福建省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示范校,中心立足闽东电机产业集群需求,重点培养数控加工、模具设计、智能制造等方向技术人才,年均开展企业定制化培训超2000人次,被地方政府列为“产业工匠培育计划”核心实施单位。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设备规模合作企业
初创期(2005-2010)引入数控车床、电火花机床设备价值800万元福安电机厂、闽东机械
扩张期(2011-2018)建设精密测量实验室、引进CAD/CAM系统设备价值2300万元青拓集团、富士电机
智能化阶段(2019-至今)新增五轴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实训站设备价值4500万元宁德时代、西门子工业软件

二、硬件设施与教学资源

中心实训场地按“工厂化”标准设计,划分为基础加工区、精密制造区、智能控制区三大功能模块。核心设备包括DMG MORI五轴加工中心、沈阳机床CAK6140D数控车床、北京精雕JDVM-850雕刻机等,配套雷尼绍坐标测量机、海克斯康三坐标检测仪等质量管控设备。教学资源方面,自主开发《数控加工工艺库》《典型零件编程案例》等数字化教材,联合企业编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加工规范》等工学结合课程标准。

类别设备名称数量主要功能
加工设备五轴联动加工中心6台复杂曲面加工、多面体零件制造
加工设备数控车床25台轴类/盘类零件车削加工
检测设备三坐标测量仪4台精度检测、形位公差分析
教学系统VERICUT仿真平台-加工过程模拟与优化

三、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

中心构建“三级递进”课程体系:基础层开设《机械制图》《公差配合》等通识课程;技能层设置《数控编程与加工》《多轴机床操作》等核心课程;拓展层提供《智能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等前沿选修模块。推行“双导师制”,每名学生配备校内理论导师和企业实践导师,实施“理论教学—虚拟仿真—实操训练—顶岗实习”四段式培养。近年来,毕业生获“数控装调与加工”高级工证书比例达83%,对口就业率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同类专业前三。

课程类型课程名称课时占比考核方式
基础课程机械设计基础20%理论考试+模型制作
核心课程数控铣削加工35%实操作品+工艺报告
拓展课程智能制造系统15%项目答辩+企业评价
认证课程1+X数控加工20%第三方技能鉴定

四、产教融合与技术创新

中心与青拓集团共建“精密模具研发中心”,承接企业技改项目12项,学生参与开发的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加工工艺使产品良品率提升18%。联合福州大学开展“刀具磨损智能监测系统”研发,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项。近三年,师生团队完成横向课题《航空接插件高效加工路径优化》,节约企业生产成本200余万元。通过“技术反哺教学”,将真实生产案例转化为《典型零件加工故障分析》等活页式教材,实现教学链与产业链深度衔接。

五、社会服务与辐射效应

中心年均开展社会培训3000余人日,为宁德市制造业提供“技能提升+考证”服务,累计培养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680名。牵头成立闽东数控技术职教联盟,输出《数控设备维护标准》等教学资源包,帮扶5所偏远职业学校建设实训基地。疫情期间开发“云实训”平台,录制微课视频120个,远程指导企业解决数控机床参数调试问题47例,被福建省教育厅列为“职业教育服务终身学习”典型案例。

福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培训中心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技术技能积累,已形成“教学—研发—服务”三位一体的生态闭环。未来需在智能装备运维、数字化工艺设计等新兴领域拓展课程,并加强与本科院校的纵向衔接,为区域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更高层次的人才支撑。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6608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