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青海省体育职业技术学校(青海体职技术学校)

青海省体育职业技术学校(青海体职技术学校)是青藏高原地区体育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为青海省乃至全国输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基层体育师资及体育服务技术技能人才的双重使命。学校依托高原地理优势,形成“竞技训练与职业教育融合”的特色办学模式,在中长跑、摔跤、射箭等高原优势项目上具有显著竞争力。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构建了“训赛研一体化”教学体系,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为青海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青海省体育职业技术学校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青海省体育中等专业学校,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2020年挂牌“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现为集学历教育、运动员集训、社会体育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院校,开设运动训练、体育教育、社会体育等6个专业,形成以田径、冰雪运动为优势学科,民族传统体育为特色的专业布局。

发展阶段 关键事件 办学规模
1984-2012年 中专阶段,侧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在校生300-500人
2013-2020年 高职转型,增设体育服务类专业 在校生800-1200人
2021年至今 建设高原体育人才培养高地 在校生1500+人

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基础能力+专项技能+职业认证”三级课程体系,实行“2.5+0.5”学制模式(2.5年理论实训+0.5年顶岗实习)。核心课程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高原训练理论等,同时引入滑雪指导员、健身教练等职业资格认证课程。

专业类别 代表专业 核心课程 职业面向
竞技训练类 中长跑、摔跤 高原耐力训练、运动损伤防护 专业队运动员
教育类 体育教育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实务 中小学体育教师
服务类 健身指导 运动处方、健身场馆管理 健身俱乐部管理人员

师资队伍与训练条件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7人,其中国家级教练3人、高级职称占比38%,聘请高原训练领域客座教授5人。建有海拔2200米至3800米的梯度训练基地,配备低氧训练室、运动表现分析实验室等现代化设施。近五年累计向省级专业队输送运动员127人,获全国性赛事金牌43枚。

指标项 青海体职技术学校 西部同类院校A 东部院校B
师生比 1:12 1:15 1:8
双师型教师比例 65% 52% 78%
省级以上教练占比 42% 28% 61%

学生培养与就业质量

学校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与省内外32家体育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89.7%,其中63%进入体育系统单位,15%自主创业开办健身工作室。典型案例包括:玉树籍学生扎西次仁获全国越野跑锦标赛冠军,海南州毕业生团队创建高原户外拓展基地等。

年度 招生数 毕业数 升学/就业率
2021 423 385 94.6%
2022 457 412 92.3%
2023 510 468 93.8%

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

学校承担青海省《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任务,年均开展社区体育培训超5000人次。组建“格桑花”体育志愿服务队,深入三江源地区开展体质监测与运动干预。同时挖掘藏族传统马术、射箭等非遗项目,开发民族体育课程包,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教育的有机融合。

  • 特色项目:高原耐力训练、民族传统体育数字化保护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9951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17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