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凯里市职业技术学校(改写后:凯里市职业技术学校)

凯里市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凯里职校”)作为贵州省黔东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始终秉持“厚德强技、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构建了以民族文化旅游、现代农业技术、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特色专业群。学校依托区域产业优势,深化产教融合,与本地3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形成“订单培养+实训基地”的育人模式。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其中对口就业率达85%,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

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重点打造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群,将苗绣、银饰制作等非遗技艺融入课程体系,并建成省级民族文化技艺实训基地。同时,围绕黔东南州“农业强州”战略,开设现代农业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形成“传统技艺+现代技术”的双轨培养体系。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8%,其中省级技能名师5人,企业兼职教师比例超过30%。

硬件设施方面,学校累计投入1.2亿元建设实训场地,涵盖智能温室、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旅游虚拟仿真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空间。与华为、比亚迪等企业共建的“厂中校”项目,实现教学场景与生产环境的高度融合。此外,学校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引入深圳职业院校优质资源,开展师资轮岗与课程共建,显著提升办学水平。

核心优势与区域贡献

凯里职校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精准对接黔东南州“四化”建设需求,动态调整专业布局;二是构建“非遗技艺+现代技术”的特色课程体系;三是通过“政校企”三元协同打造人才培养生态圈。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其“非遗工坊+电商直播”模式更成为民族文化产业升级的典型案例。

对比维度凯里职校省内同类院校东部对标院校
非遗技艺相关专业占比28%12%5%
企业深度合作项目数43个28个65个
毕业生本地就业率76%61%48%

专业建设成效分析

学校现有省级骨干专业4个,其中民族工艺美术、智慧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等专业形成显著优势。通过引入行业认证标准,学生双证获取率达95%,在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奖数量连续三年居全州首位。下表呈现核心专业的建设成果:

专业名称省级认证情况实训室价值(万元)合作企业数量
民族工艺美术省级特色专业86018家
现代农业技术省级示范专业120025家
旅游服务与管理68015家

师资结构与教学模式创新

学校实施“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站”培养机制,形成“理论教学-技能实训-创新创业”三级师资梯队。下表展示师资结构关键指标:

类别人数占比年均企业实践时长
高级职称教师5635%45天
企业兼职教师4226%
“双师型”教师11268%60天

在教学模式上,学校推行“三段式”培养体系:一年级夯实基础技能,二年级通过“学徒制”参与企业项目,三年级进入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这种渐进式培养路径使岗位适应期缩短至平均1.5个月,显著低于全省中职院校平均水平。

产教融合实践探索

学校与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共建“乡村振兴学院”,针对茶叶种植、生态养殖等产业需求定制课程。与凯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合作的“机器人产业学院”,采用“设备共享+人才共育”模式,累计为企业输送技术骨干230余人。此外,通过“非遗工坊”项目,学生作品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既提升技艺又创造经济价值。

在东西部协作框架下,学校与深圳某职校开展“2+1”联合培养,引进粤港澳大湾区行业标准。2023年数据显示,参与该项目的学生薪资水平较普通毕业生高出32%,岗位晋升速度提升40%。

面向未来,凯里职校计划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探索“中文+职业技能”出海路径,同时加强数字校园建设,开发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库。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学校正朝着“区域领先、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院校目标稳步迈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0093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254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