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筠连县职业技术学校(筠连县职业技术学校)

筠连县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筠连职校”)作为川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始终秉持“扎根地方、服务产业”的办学理念,构建了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商贸服务为核心的专业体系。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训设施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校企协同育人、工学交替培养”的特色路径。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本地产业人才供给占比超75%,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专业布局上,筠连职校紧密对接筠连县“煤硫化工、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三大主导产业,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例如,针对乌蒙山片区茶叶、花椒等特色农产品加工需求,开设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围绕页岩气开发配套产业,增设化工机械维修方向。这种“产业需求导向”的办学策略,使得学校与县域经济的适配度显著提升。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通过“校企双聘”机制破解实践教学短板。目前兼任教师中,来自蜀南化工、川红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骨干占比达40%,形成“理论教学+岗位实操”双导师制。同时,学校每年选派30%专业教师赴企业顶岗研修,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同步更新。

核心指标2018年2022年2023年
在校生规模1860人2450人2680人
本地生源比例78%86%89%
企业定制班覆盖率35%62%71%

专业结构优化对比

专业群传统专业新增专业淘汰专业
现代农业畜牧兽医、种植技术农产品电商、智能灌溉技术农资营销
先进制造机电维修、焊接技术工业机器人运维、3D打印技术传统车工
现代服务酒店管理、烹饪工艺康养护理、直播运营文秘

实训资源迭代对比

实训类型2019年配置2023年升级
基础实训室机电、计算机各2间增建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含工业物联网设备)
专项实训基地茶叶加工、畜牧养殖各1处新建页岩气开采模拟实训场、电商直播基地
企业实训点合作企业12家扩展至21家(含川南化工、五粮液子公司)

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筠连职校探索出“三阶递进”培养体系:一年级夯实文化基础与专业认知,二年级通过“学徒制”进入企业跟岗学习,三年级参与项目化实战并完成毕业设计。例如,2023级化工专业学生在蜀南化工实训期间,直接参与年产5万吨硫磺装置的技改项目,实现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无缝衔接。

社会服务能力方面,学校构建“1+N”培训网络,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超3000人次,主导开发“筠连苦丁茶加工”“苗族刺绣技艺”等5项省级非遗技艺培训标准。与县扶贫局联合实施“雨露计划”,累计帮助12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产教融合成效对比

合作维度2020年数据2023年数据
订单培养学生数428人876人
技术攻关项目3项(与企业合作)11项(含2项省级重点攻关)
师资共享比例企业兼职教师占22%企业兼职教师占38%

面对产业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筠连职校正着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建成覆盖全校的5G智慧校园网络,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8套,其中化工单元操作VR实训模块填补区域空白。与阿里云合作搭建的“云计算应用”实训平台,使学生在县域内即可接触一线城市同类专业的教学资源。

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学校发挥独特优势。依托现代农业专业群,组建“科技特派员”服务队,年开展田间技术指导200余次;通过“电商+合作社”模式,助力全县农产品网络销售额从2019年的480万元跃升至2023年的3200万元。这种“专业赋能产业”的实践,使职业教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

当前,筠连职校已形成“立足县域、辐射川南”的办学格局,其发展经验为山区县域职教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未来需在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持续突破,向着“西部知名、全国有影响力的现代化职业学校”目标稳步迈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0246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602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