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西宁市城市职业技术学校(西宁市职业技术学校)

西宁市城市职业技术学校(西宁市职业技术学校)是青海省西宁市唯一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着区域职业教育与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学校始建于1979年,历经多次整合与升级,现已形成“中职-高职”贯通培养体系,开设涵盖信息技术、加工制造、旅游服务等8大专业群,在校生规模超5000人。作为青海省首批“产教融合示范校”,学校深度对接西宁市“一核两翼三带”产业布局,与青海丽豪半导体、宁北汽车检测中心等40余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本地就业占比达78%,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基础概况

指标内容
创办时间1979年
办学性质公办中等职业学校
占地面积120亩(主校区+实训基地)
教职工总数285人(含兼职教师)
省级骨干专业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老年护理
校企合作单位青海丽豪半导体、西宁惠康中医医院等37家

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分析

专业群核心专业服务产业领域本地需求匹配度
信息技术类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建设★★★(紧缺人才覆盖率85%)
装备制造类数控技术、新能源汽车维修高原特色装备制造业★★★(订单培养占比60%)
现代服务类旅游管理、智慧养老文旅产业、康养产业★★(需加强新兴业态课程)

数据显示,学校专业设置与西宁市“十四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数字经济、文旅康养等产业高度契合,尤其在装备制造和信息技术领域形成显著优势。但现代服务业专业与产业升级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需强化智慧养老、会展策划等新兴专业建设。

师资结构与教学质量对比

指标西宁市职业技术学校青海省平均水平全国中职院校均值
双师型教师比例68%52%45%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26%18%15%
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1.2个/校0.8个/校
学生技能竞赛获奖率32%24%20%

通过横向对比可见,该校师资队伍建设处于全省领先地位,特别是“双师型”教师比例和技能大师工作室数量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但在高层次学历教师引进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需加强与高校的师资共培机制。

就业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

维度2023届数据2022届对比
总体就业率96.3%95.1%
对口就业率81.4%78.6%
本地就业占比78%75%
创业率3.2%2.8%

就业数据显示,学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需求衔接紧密,本地就业吸附力持续增强。但对口就业率提升速度趋缓,需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与岗位技能标准的适配性。值得关注的是,毕业生创业率逐年上升,学校配套建设的“创客空间”已孵化学生创业项目27个,涉及电商、生态农业等领域。

产教融合实践模式

  • 订单培养:与青海丽豪半导体共建“晶圆制造班”,实行“1年基础+1年轮岗+0.5年顶岗”培养模式
  • 实训基地共建:宁北汽车检测中心捐赠价值300万元设备,联合建设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
  • 新型学徒制:联合西宁公交集团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覆盖120名学员
  • 技术服务:近两年承接企业技术改造项目14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300人次

学校通过多元化产教融合模式,构建了“教室-实训室-车间”三级递进培养体系。但在实践中仍面临企业参与深度不足、课程标准更新滞后等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共育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

发展挑战与对策建议

核心问题具体表现改进建议
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新兴专业招生规模不足传统专业60%建立产业需求预警系统,实行年度专业评估
教师实践能力提升企业实践周期平均不足20天/年推行“半年企业浸润+半年教学”轮岗制
产教协同创新横向课题到账经费仅占高职院校15%组建跨区域职教联盟,共建技术研发中心

面对产业升级加速和职业教育改革深化的新形势,学校需在专业结构优化、师资能力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建议借鉴东部发达地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经验,探索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路径,增强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0702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91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