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兴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改写后的关键词为:兴义中等职业技术学)

兴义中等职业技术学作为贵州省黔西南州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自2007年建校以来,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学校坐落于兴义市木贾街道,占地面积204.8亩,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6789人,开设信息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等18个专业,其中省级骨干专业5个。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与3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本地就业占比达78%,为区域产业发展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发展历程与定位

兴义中等职业技术学前身为兴义市职业高级中学,2012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定位为“区域性职业技能培养基地”,重点服务于黔西南州大数据、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人才需求。通过“模块化教学+企业订单班”模式,构建了“基础能力+专项技能+职业素养”三级培养体系。

年份在校生规模专业数量校企合作企业数
20153200人12个15家
20205800人16个25家
20236789人18个32家

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围绕“数字贵州”战略布局,重点打造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三大专业群。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实训基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引入比亚迪技术标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联合万峰林景区开展现场教学。课程体系采用“40%公共课+40%专业课+20%实践课”结构,推行“双证书”制度,近三年学生技能证书获取率达92%。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实训设备价值对应产业
信息技术网络搭建、云计算基础、智能终端维护850万元数字经济
汽车维修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诊断技术、钣金工艺630万元装备制造
旅游服务导游实务、民宿运营、非遗文化传播280万元文旅产业

师资队伍与教学改革

学校现有教职工24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5%,“双师型”教师占比68%。通过“名师工作室+企业技师流动站”机制,聘请行业专家42人参与教学。近年来推行“岗位导向式”教学改革,将传统学科体系重构为“项目任务包”,如电子商务专业设置“直播电商实战”“社区团购运营”等模块化课程,学生平均实践时长由每周4课时提升至8课时。

教师类型人数企业实践经历专利/成果
校内专任教师189人102人(54%)27项
企业兼职教师57人全员
省级骨干教师23人19人(83%)15项

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学校构建“升学+就业”双通道,2023年高职分类考试录取率76%,合作企业接收实习生1263人次。就业跟踪数据显示,毕业生初始岗位集中在技术员(38%)、班组长(22%)、服务专员(18%),三年内晋升主管岗位比例达41%。典型案例包括:2019级计算机班李某入职贵阳大数据交易所,2021级汽修班张某参与省级技能大赛获二等奖后留校任教。

区域经济服务能力

学校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200人次,承接黔西南州“技能提升专项行动”项目,为册亨县、望谟县等偏远地区定制电工、刺绣等培训课程。与兴义阳光集团共建“黔西南州智能制造公共实训中心”,累计完成企业员工技能鉴定4500人次,参与黔西南州“一县一业”产业规划技术支撑项目12项。

横向对比与特色优势

相较于省内同类院校,兴义中等职业技术学在本土化专业设置、产教融合深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例如,其旅游服务专业与万峰林景区合作开发“民族文化讲解员”培养项目,而其他学校多侧重于通用导游技能;汽车专业引入比亚迪电池检测技术标准,领先于省内中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传统燃油车教学体系。但在高端设备投入(如工业机器人实训平台)和国际化认证课程方面,仍与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存在差距。

通过持续深化“政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兴义中等职业技术学正逐步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阶段。未来需在智慧校园建设、跨区域校企合作、技术技能创新平台等方面加大投入,以更好地服务黔西南州产业升级需求。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1741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35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