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凉山州职业技术学校(改写关键词:凉山州职业技术学校)

凉山州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重要的职业教育机构,自成立以来始终扎根于民族地区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领域。学校依托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了以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民族工艺为特色的专业体系,累计为地方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1.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达68%,成为推动凉山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重要力量。通过“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学校与京东、比亚迪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12个,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形成“招生-培养-就业”良性循环。

学校基础概况与核心优势

凉山州职业技术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西昌农业机械化学校,201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校园占地320亩,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设有现代农业技术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等6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专业覆盖《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的14个专业大类。

指标类别 具体数据
办学性质 公办中等职业学校
在校生规模 4832人(含藏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学生3256人)
教职工总数 342人(双师型教师占比63%)
实训设备总值 8600万元

专业建设与产教融合实践

学校重点打造“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专业集群,其中畜牧兽医、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3个专业被认定为省级重点专业。通过“引企入校”模式,与新希望六和共建智慧农牧实训中心,与吉利汽车合作开发新能源汽车维修课程体系,形成“车间即课堂、师傅即教师”的教学场景。

专业名称 校企合作企业 核心实训项目
现代农业技术 新希望六和、攀果农林 智能温室管控、无人机植保
汽车运用与维修 吉利汽车、比亚迪 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智能网联技术
民族工艺 凉山彝绣文化公司 传统彝绣数字化设计、银饰锻造工艺

师资队伍与教学创新

学校实施“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培养计划,组建由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评委、省级教学名师领衔的教学团队。近三年教师获省级教学能力比赛奖项9项,开发校本活页式教材14本,其中《彝族非遗技艺传承》入选“十四五”规划教材。

师资类型 人数 占比
高级职称教师 87人 25.4%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 102人 29.8%
企业兼职教师 68人 19.9%

就业质量与社会服务

学校建立“就业跟踪-岗位提升-创业扶持”服务体系,近三届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82.7%,本地就业占比61.3%。通过“技能扶贫”项目,累计为凉山州17个县市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3万人次,带动4200余户家庭实现增收。

  • 重点合作企业:京东物流、通威股份、蜀道集团等
  • 典型就业方向: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文旅服务等
  • 社会培训成果:年开展职业技能鉴定3000人次,开发民族地区特色培训包12个

发展挑战与战略定位

面对民族地区产业升级需求,学校正着力破解实训设备更新滞后、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不足等瓶颈。根据《凉山州“十四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未来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1. 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2. 开发彝族非遗技艺传承特色专业群
  3. 深化“东西协作”与长三角职教联盟合作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2195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67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