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兴义职业技术学校(兴义职业技术学院)

兴义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兴义职院”)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唯一一所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扎根于西南地区职业教育前沿阵地。学校以“服务地方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使命,依托黔西南州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形成了以现代农业、装备制造、旅游管理、信息技术等为重点的专业集群。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逐步构建了“政校企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硬件设施方面,学校占地超800亩,建有多个省级实训基地和产教融合中心,实训设备总值突破1.2亿元。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35%,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60%,形成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导师”的多元化教学团队。就业数据显示,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70%以上,对口就业率超85%,彰显了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显著成效。

在办学特色上,兴义职院注重“民族+技能”的双重赋能,将布依族、苗族等民族文化融入课程体系,开设民族工艺、非遗技艺等特色课程,同时与华为、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共建订单班,实现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的交叉融合。这种“扎根乡土、对接产业”的办学路径,使其成为西南地区职业教育改革的典型样本。

学校基础概况

类别 具体内容
创办时间 1986年(前身为黔西南州农业学校)
校区位置 主校区位于兴义市木贾街道,分校区覆盖贞丰、安龙等县
在校人数 全日制在校生1.2万余人,继续教育学生3000余人
重点专业 畜牧兽医、护理、旅游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

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匹配度分析

兴义职院紧密围绕黔西南州“大农业、大旅游、大健康”产业布局,构建了“农旅融合、康养结合”的专业体系。例如,针对贵州山地特色农业,开设现代农业技术、食用菌栽培等专业;结合黔西南“中国黄金气候生态带”优势,发展健康管理、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

产业领域 对应专业 合作企业 2023年就业占比
山地农业 现代农业技术、畜牧兽医 贵州金州农耕公司、黔西南农科院 28%
文化旅游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万峰林景区、黔西南州文旅集团 19%
先进制造 机电一体化、新能源汽车技术 贵州金州实业、比亚迪贵阳基地 17%

师资结构与教学质量对比

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年至少3个月企业实践,同时引进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与省内同类院校相比,兴义职院在“企业实践教师比例”和“横向课题数量”两项指标上表现突出。

指标 兴义职院 贵州交通职院 铜仁职院
双师型教师占比 62% 58% 55%
企业兼职教师人数 126人 89人 74人
省级教学成果奖 6项(近五年) 12项 4项

学生发展核心数据

学校构建了“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证制度,近三年毕业生获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比例达78%。通过“专升本”通道升学的学生中,65%选择留在贵州省内高校继续深造。

学年 毕业去向落实率 本地就业率 专升本录取率
2021届 92.3% 68% 12.5%
2022届 94.1% 71% 14.2%
2023届 95.6% 73% 16.8%

产教融合实践案例

学校与贵州金州农耕公司共建“山地农业产业学院”,实现“教室即田间、教材即作物”的教学场景。学生在参与辣椒、菌菇等经济作物种植过程中,同步完成课程学习和生产实践,企业按产量回收学生培育的农产品,形成“教学-生产-销售”闭环。

  • 合作模式:校企双主体育人,企业提供种子、技术标准和销售渠道
  • 培养成效:学生创业率提升至8.3%,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
  • 技术转化:开发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的节水灌溉系统,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挑战与发展机遇

面对产业升级加速和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趋势,兴义职院正着力破解两大难题:一是县域经济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激增与学校培养周期长的矛盾;二是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与现代专业教育融合的深度不足。对此,学校启动“大师工作室”计划,聘请非遗传承人驻校授课,同时与深圳信息职院等东部院校共建“东西部协作数字资源库”,探索跨区域混合式教学模式。

作为滇桂黔三省交界区职业教育的重要节点,兴义职院通过“扎根性”与“开放性”并重的发展战略,持续巩固其在西南民族地区高职教育中的标杆地位。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渠道,借力“一带一路”倡议,探索向东南亚国家输出茶艺、民族服饰等特色课程资源,实现从“区域名校”到“国际窗口”的跨越式发展。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2262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8707s